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是指国际劳工组织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标准,国际劳工组织在劳工社会保障方面形成了规范系统的标准。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理应遵守和执行社会保障国际劳工标准。基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国际劳工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要努力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制,加强国际合作,主动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浅议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劳工标准是为了促进对全世界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而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其发展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这一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总结,发现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3.
劳工权益保护对社会和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冲击较为明显。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实施劳工标准对企业生存能力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研究发现,实施劳工标准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质量,但是对企业当期的盈利能力和销售能力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权益是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关键所在。以课题组对山西省私营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劳动者权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为: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非正式用工形式、员工不能按劳取酬、工会职能边缘化、有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美国、丹麦、瑞典、日本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经验,目前应强化我国政府的指导作用,尽快完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体系和监测标准,加强劳动监察。同时要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构建集体协商制、三方协调制。劳动者要提高其个人素质,增强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5.
冯黎 《经济论坛》2006,(17):4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人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国际劳工标准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微观上看,国际劳工标准涉及企业间、行业间的竞争问题。宏观上看,首先,它体现了一国对人权的态度及其尊重及保护的程度。其次,它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体现在对本国劳动者保护的水平上,另一方面该标准所涉成本问题又会关系到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流向问题。因此,该问题本身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全球劳工形势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不利变化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和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职工享有的权益处于较低水平,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呈现出层次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强化企业职工权益保护,应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明确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健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工会、雇主组织的积极作用,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与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试图通过把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规则挂钩,形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既要在WTO框架下积极寻求保护自身权利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合理途径,也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长期全球化进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国际劳工标准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起国主要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的不利影响是加剧劳动密集型产能过剩、威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利影响是节约司法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有四种应对策略,即回避策略、联合策略、自主策略和适应策略。中国提高劳工标准是可行的。理由有三:一是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二是不会加剧失业问题;三是受产业粘性、自然条件和人口效应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不会大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9.
国际劳工标准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起国主要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的不利影响是加剧劳动密集型产能过剩、威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利影响是节约司法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有四种应对策略,即回避策略、联合策略、自主策略和适应策略。中国提高劳工标准是可行的。理由有三:一是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二是不会加剧失业问题;三是受产业粘性、自然条件和人口效应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不会大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应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扮演主角。企业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在尊重人权、执行劳工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诚信经营、提高就业水平、扶助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和带动周边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等方面,尽到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王朝华 《经济论坛》2006,(23):66-67
一、问题的提出: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缺失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和新环境保护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倡导企业在追求自身盈利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这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自身发展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通过这些活动,力图达到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相平衡的目标,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随着全球关注劳工权益运动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对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2.
李巍 《经济师》2006,(6):14-16
加入WTO后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已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长期以来企业对劳工权益的忽视,使得SA8000对我国出口企业的近期压力和远期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出口企业应对劳工壁垒的对策及相关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3.
SA8000标准的贸易壁垒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由西方国家制订的以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SA8000标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用来作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新贸易壁垒。但作为贸易壁垒的SA8000标准又具有不同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的特征,并对我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正在给我国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必须强调的是于此同时也给这些企业改善自身形象、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等不正常现象和提高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影响。为此,笔者建议政府和企业应在改变出口增长方式、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SA8000标准认证、保护劳工权利和重构竞争规则方面进行努力,才能趋利避害,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5.
一、何为"国际劳工标准" 自1919年国际劳工联合会(ILO)成立至今已通过了170多个公约和协定,内容涉及就业、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工作条件等诸多方面,这些规定统称"国际劳工标准".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试图将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WTO中的自由贸易体制相挂钩,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合理地使用劳动工人,未能给劳工提供周全的保护,劳工的生活条件、劳动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极低,生产成本扭曲,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体制中获得不正当的"比较优势".这种因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的原因形成出口竞争构成了劳动力倾销,使得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降低,失业率上升,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吸引,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还把此问题提升到人权的高度,认为这是对劳工人权的粗暴践踏,从而使这个问题涂抹上了一些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问题之争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翾 《经济论坛》2006,(13):54-55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一般是指国际公约中规定的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处理劳动关系劳动条件及其相关内容的原则、规则。通常以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发布。其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社会政治方面的标准,包括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反对强迫劳动、废除童工、就业平等等四项权利也被称作“核心劳工标准”。二是与国际贸易的经济利益相关的劳动条件标准,包括工人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工作安全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争执焦点之一。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出口贸易对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2005年已经达到93.56%。但我国的制造业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竞争优势长期依赖于低水平的劳工标准和劳动力成本。因此,如何应对劳工标准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挑战和制裁,成为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8.
工会是国外劳工权益保护的重要组织,通过工会组织的努力,劳工工资和福利逐步提高,其他的权利也取得了重要改善。中国当前农民工的权益遭到严重缺损,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利用中国工会组织保障农民工权益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前景产业导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琪  王晔 《经济学家》2003,(4):50-54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格局为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惑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决定了中国参与全球化必须以“前景产业”为导向;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总体框架”明确了我国前景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从当今和未来看,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教育产业确实在全球化中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能够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是为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而制定。针对新法如何更有力地保障中国劳工,以及为什么说中国不是世界上劳动权益最差的地方等问题,《新闻周刊》的乔纳森·亚当斯,采访了华盛顿特区公平劳动协会总裁兼CEO奥勒特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