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4年教育部提出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来,不同层次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现。很多高校从形式上组建了科研创新团队,却很少探究科研创新团队的能力成长机制。运用系统理论、知识管理理论,阐述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及其能力的内涵,构造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的一般模型,并讨论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能力跃进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2.
科研创新团队管理考核机制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业荣 《经济师》2010,(1):20-21
如何提高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能力,越来越成为科研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考核,是有效提高科研创新团队能力的核心环节。但就目前而言,理论界对于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考核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就目前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会对科研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和创新。从互联网基本属性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回顾出发,以开放创新、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体系,并分析了体系构成、建设内涵、逻辑关系及技术作用,同时,探讨建立相应的科研数据开放机制、科研资源共享机制、科研生产协同机制和强化支撑策略,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企业要开展战略创新,必须构建一套较完整的战略创新行为机制,该行为机制应包括战略创新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等子系统,而其中的决策机制是企业战略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体制机制创新是2011计划的重要内容。基于同素异形体结构理论,分析了协同创新中心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原理,提出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及其联动合作机制、人事管理机制、科研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文化建设机制,从资助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角度对协同创新中心政策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中国在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面临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科研评价体系僵化、缺乏科研合作等瓶颈。中国应当加大对原始创新的财政支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享机制,并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以提升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但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要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做好项目资助科研计划的顶层设计,其次高校科技管理的角色和定位要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效衔接起来,最后应设立专业的服务机构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经济管理》2006,(16):F0002-F0002,F0003
为激励社会科学学者的创新精神,北京市遴选少数在科研中创新成果突出的科研创新团队,郑海航轩队当选北京市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研人才既承担着高水平的研发任务,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力军。我国高校存在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教学与科研关联度不高、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水平不高等问题。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高校应该在人才评价体制和机制、人才激励体制和机制、人才流动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推进科研人才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团队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较系统地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融合机制、涌现机制和协同互补机制3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形成的整合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在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形成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这3种机制,充分实现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创造力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2.
郭小梅  陈伟达 《发展研究》2006,(12):102-10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科研取得新的突破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市场经济,服务于社会进步;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对于高校科研创新来说尤为重要。应充分认识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高校科研提出的挑战,不断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在新的工作中全面推进高校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沈刚  崔玲 《经济月刊》2011,(8):10-12
“现在民营企业的创新机制已经形成了,目前,我国的专利成果60%一70%都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国有企业创新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如何把国有仑业的创新的机制调动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计划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东北装备制造业创新的现状,提出要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意识薄弱、科研基础较差、科研机制不力、科研成果不突出的实际现状。长此下去,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学生成才、不利于教师成长以及不利于很好地服务社会。因而要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狠抓团队建设、建立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国和欧盟建立了中欧科研创新联合资助机制,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在多个领域联合资助科研项目。本文定义了现有的联合资助模式,分析了各模式下管理机制的优势与不足,从机制的设计实施、主题选择、资助项目类型、资金支持和宣传推广几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继续推进中欧科研创新联合资助机制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知识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高校各类科研创新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所以高校人才聚集的状况及效应会影响知识创新水平。文章在探讨高校人才聚集效应、高校知识创新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数据结构模型验证两者的关系,得出高校人才聚集对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大于高校投入对知识创新影响的结论,高校要重视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浅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志明  李文钊  陈亮 《经济师》2008,(11):117-118
高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经费具有数额相对较少、管理二元化、开支范围窄等特点。当前在经费管理中还缺乏配套的制度、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预算和诚信行为约束机制,亟需完善经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诚信机制、细化经费预算内容、加强科研资产管理和创新经费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复杂系统视角审视学术界科研诚信问题,认为学术不端产生的根源在于区域科研诚信体系存在问题。在界定科研诚信体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奖励机制、惩罚机制、监督执法机制、考核机制、竞争机制及学术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诠释区域科研诚信体系运行的内在逻辑,并从奖惩比例失当、监督执法机制缺失、竞争考核过度、学术腐败严重等方面指出区域科研诚信体系发育畸形的原因。进一步,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区域科研诚信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科研诚信体系进行评价。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成立学术诚信监督审查委员会、建立区域科研诚信体系评价机制、落后区域对标先进区域查找问题和短板、改善相应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升科研团队创新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通过探索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提出团队心理安全氛围这一中介路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团队心理安全氛围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