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又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建设好四川的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进程。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3)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以及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之势。如何建设好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对于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1991-1995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总量过少,且区域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其次,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滞后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方面来论证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最后,提出: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支出责任,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加强环保教育投入,加大对水土保持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西部相对落后,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其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西部又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与全局生态安全保障形成冲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有利于破解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也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协调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生态产业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其与农民的脱贫相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农民成为发展生态产业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的主体产业--生态农业,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沿阵地,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保障、约束和监督作用,才能建立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文章提出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入手,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健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7-148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但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效能、发展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三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结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财政、科技、智力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等对西部12省(区)在精准扶贫进程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又是西部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历年来四川外调和出口生猪量占全国的1/3以上。川西高原又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三大林区之一。因此,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四川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森林资源减少,生态功能衰退四川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20世纪中期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资源破坏十分严重,特别是对岷江上游的川…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其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理念。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如何立足于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地解决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和理论学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制度实施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水平存在着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局面,其中大部分省份是一个起伏下行的趋势,最终针对如何更好地融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SDM)等方法,分析了2003-2016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格局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发展对其影响,结果发现:①2003-2016年城市绿色发展呈现稳进上升的趋势,社会进步逐渐取代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力军;空间分布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绿色发展水平较高,黑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则相对较低。②由于西部生态文明水平发展迅猛,而中部出现经济、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状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从"东部>中部>西部"逐渐演变为"东部>西部>中部"。③城市绿色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低值聚集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锁定。④整体上"四化"发展对绿色发展皆起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化影响最为显著,工业化次之。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比较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有着重要意义;并对西部大开发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说明,最后就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环境保护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5)
四川历来是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排头兵,尤其是大熊猫的保护、科研、旅游资源享誉世界。发挥四川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引领作用,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虽然财政预算生态保护投入逐年增长,但面临日益紧迫的生态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单凭政府财力还不能满足保护建设需求,缺乏投入仍是保护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是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历史上相对发达的乡镇。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出现工资性收入不断攀升,务农倾向不断下降的情况,因而要调整优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稳定农业安全。同时农业发展与生态环保息息相关,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而要通过政策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支持,以促进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分别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①从综合水平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②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总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东部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中部和西部处于勉强协调阶段。③从相对发展度来看,长江经济带总体和中部为低水平的同步发展型,东部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型,西部为新型城镇化滞后型。④从动力因素来看,动力开发不充分问题突出,且地区间的主要动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探微马克思农业理论的生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农业理论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构建和谐乡村的理论基石.在考察马克思农业理论生态转向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农业理论的生态转向:农业发展的技术转向(生态技术)、农业发展的知识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农业发展的制度转向(生态政治)、农业发展的文化转向(生态文明),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益于农村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证发现,中东部地区的福建、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协调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两者的协调度较低。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实施新型城镇化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产业化的产生及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人类关于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逐步深入,生态产业应运而生。生态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根基在于外在压力和内在渊源,外在压力是自自然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全球对保护环境、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在我国受到重视。党中央把加强西部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特别强调了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但在实践中,因生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