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住房市场快速发展,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但住房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房价上涨过快、市场秩序混乱、住房质量问题频发、住房保障不足等等。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原因,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住房法律体系建设的滞后和法律规范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快我国住房市场的法律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王晓东 《经济地理》1998,18(1):123-126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上的突出矛盾是商品房供需的不平衡:一方面是大量高档商品房的闲置。另一方面是持币待购但又难以实现愿望的消费者。据新闻媒介报导、1995年我国住房空置面积达5031万m2,其中普通居民住房为3618万m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房价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间的矛盾、即房价过高而支付能力过低。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合理、科学地降低房价、另一方面在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确定其合理的住房支出比.提高居民住房消费的支付能力。本文着重讨论后一个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我国房价一路上涨,过高的房价使居民难以承受。房价的上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在诸多因素中,房屋的供求结构失衡是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保障性住房则是改变这种供求失衡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变化使我国房价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4.
刘佳楠 《新经济》2014,(2):42-43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有目共睹,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持续飙升,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其住房难的问题日渐突出,这对社会公平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搜集了1998年一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全国时序数据,对住房消费与收入、利率、失业率、房价等经济基本面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EG两步法证实了房地产市场中特有的量价齐升现象,这主要归因于房价的强烈上涨预期改变了居民住房消费行为。随后进一步证实了住房消费与包括收入、利率、房价在内的整个经济基本面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还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在影响住房消费的经济基本面因素中,收入对住房消费的贡献率是越来越大的,而利率和房价的贡献是越来越小的。  相似文献   

6.
王慧琳 《时代经贸》2010,(16):75-75
房价上涨与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居民住房刚性需求的矛盾是我国未来二十年必须解决的一个大课题,而公共租赁住房能否顺利实施有助于这一矛盾的缓解。通过对于北京、重庆、福建等地公共租赁住房政府提供及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对于政府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石弘 《经济前沿》2007,(10):33-37
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出现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很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以及适合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普遍供应不足等现象。为什么政府在进行多次调控后还是未能有效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呢?本文认为,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是造成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供求角度研究商品住宅价格高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兰  高洁 《经济视角》2006,(11):57-59
我国商品房价格虚高,连续上涨,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购买力,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影响到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新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4.2%,其中商品住宅上涨15.2%,创下1998年以来房价的最高涨幅。2005年第一季度,商品住宅价格仍然保持13.5%的增长。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但房价并没有稳定,仍然一路飚升。2006年第一季度,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住房价格仍在增长。全国70个大中城市平均增长5.5%,大连增长14.9%,呼和浩特增长12.4%,增长率仍然居高。北京、天津、深圳、广州部分城市的房价更是持续猛…  相似文献   

9.
曹秀华 《经济导刊》2007,(11):90-91
高房价问题早已成为国人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抑制房价继续上涨,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但调控政策实施后,房价仍持上涨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房价飞速上扬.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2月和3月上涨5.9%,至6月攀升到7.1%.一些地区的房价涨幅已到了令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临界点.种种迹象表明,商品房上涨在短时期内仍难抑制.如果从消费文化心理的角度探讨,住房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价.长远地看,加强节约型住房消费文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抑制房价,从而实现房价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鑫  吴欢 《经济论坛》2012,(2):127-129
不同的收入群体具有不同的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一般从静态上衡量居民购房支付能力,而忽略从动态上评价居民的实际购房支付能力.本文用上海市的实际数据对房价收入比进行修正,计算出的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支付能力群体的不同的住房需求和支付能力,为房地产开发和政府制定差别化的住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城镇住房分类供应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 《现代财经》2006,26(12):20-23
住房供应体系是我国政府制定城镇住房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城镇住房多层次的分类供应体系虽然已经确立,但并没有实际运行。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供应的失衡和房价高涨。当务之急,应对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住房制度的发展,对人们安居乐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房价与房租间具有内在的传导机制,并对居民买租选择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影响房租上涨的直接因素不是房价,而是市场交易量;房价通过影响交易量间接影响房租。住房租赁市场与商品房交易市场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从政策上保证二者协同发展。当前如外科手术似的宏观调控,为政策性住房介入房地产市场调节赢得了时间,通过平衡租赁市场和交易市场供求,形成合理的房价租金比水平,是房地产业达到系统性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任小菲  秦勇祥  张原 《经济论坛》2004,(16):101-102
近几年,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居民住房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地区出现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以及低价位住房供不应求和高档住宅空置较多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不利于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不利于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保持金融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的文献,但是不同的学者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针对居民财富禀赋对消费影响的心理效应来考察,通过是否拥有住房及是否有购买住房的意愿,将居民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建立动态方程,考察房价变动与政府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同类型的居民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要研究房价变动是否能引起居民消费的变动,关键看各个类型居民的比重。同样,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不一定能促进居民消费,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随着拥有住房居民的比例越大,房价上涨能引起居民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房价上涨与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居民住房刚性需求的矛盾是我国未来二十年必须解决的一个大课题,而公共租赁住房能否顺利实施有助于这一矛盾的缓解.通过对于北京、重庆、福建等地公共租赁住房政府提供及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对于政府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房价上涨与我国居民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高波 《当代财经》2008,(1):15-18,22
从一个社会整体来看,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但另一方面,又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房保障中价格补贴与收入补贴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补贴是指通过控制价格,直接影响市场供求以达到对某种消费进行贴补的形式。我国的住房价格补贴是地价控制形式下的房价补贴,即国家长期把地价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而形成较低的房价水平。收入补贴指不通过土地市场,而是由政府直接支付货币给居民,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即直接的货币化收入再分配补贴形式。在实行过程中,政府将补贴直接发给低收入家庭,当家庭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则取消这种收入支持。我国住房保障中收入补贴是通过政府或单位向职工发放住房消费货币补贴,如住房公积金具有收入补贴的性质。本文对价格补贴与收入补贴保障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泽龙 《新经济》2004,(5):100-102
中国的住房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一方面开发商手中大量商品房积压待售,资金无法回收、周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居民无法接受的高的惊人的房价令其望而却步,使市场的需求虽在不断增加却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要解决目前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的主要办法除了要通过降低开发成本,压减税费及降低利润率的方法来降低房价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住房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