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中美贸易失衡与双方利益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亚太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基地。中美经贸规模也不断扩大,并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美双方贸易不平衡的事实让美方倍感威胁,并不断对中方施加压力制造摩擦,干扰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和发展。如何正确看待双方贸易失衡,洞悉其中利益格局.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背后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发展,然后重点分析了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利益流向和对双方的经济影响,进而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积极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文章利用增加值贸易体系重新测度了1995-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并通过对双边总值贸易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刻画了贸易利益在中美之间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极大地高估了中美贸易失衡,两国的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严重错配,分工地位的差距导致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正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机电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转变单纯追求出口规模的贸易发展方式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提高中国对美出口获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美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和排斥形成的文化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冲突。美国的文化霸权或霸权价值观理念决定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霸权性和扩张性,从而导致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频频制造贸易摩擦。美国的霸权均势战略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遏制挑战国,维护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雪峰 《现代财经》2004,24(12):57-59
本文通过对中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在掌握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引出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探讨,并最终确定导致中美两国本应和谐的互补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便是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直面中美贸易摩擦高发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华 《时代经贸》2005,(1):69-80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即长期以来形成的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统计因素,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美国《国别贸易评估报告》(2004)认为,中美贸易在农业,知识产权(IPR)和服务等三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消费者偏好和国家规模引入李嘉图模型,通过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了均衡的产量和价格,并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及各种因素变化对参加贸易的各国国民福利的影响.在微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博弈、谈判模型具体分析了国际比较利益的分割及其各国贸易模式的选择,较好的解释了国际贸易得益的分配问题.政策涵义是中美贸易争端不能采取报复性的关税或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来解决,而应当通过协商与对话来获得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美货物贸易的现状入手,对中国和美国双边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综合经贸关系进行研究,考虑到金融危机对贸易和投资数据的影响,文章实证部分以1986—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美商对华直接投资(AFDI)的流量和存量与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量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虽然是美国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国,但美国在服务贸易、对华投资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且中国对美货物进口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美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因此,在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双方利益不仅在货物贸易,而且在双向投资、服务贸易等经济领域,赢利更多的是美国。  相似文献   

10.
张雅丽  徐川 《经济师》1994,(6):23-24
析克林顿政府的贸易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张雅丽,徐川1994年新年伊始,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相继对中国和日本发难,引起各贸易伙伴国的不满和担忧以及国际经贸易人士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美国贸易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作一分析,以把握其演变方向,使中美贸易能正常...  相似文献   

11.
袁欣  郑陶 《时代经贸》2007,5(8X):68-69
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从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两个方面又加剧双边的贸易不平衡。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可以成为减弱中美贸易摩擦的一股特殊力量。  相似文献   

12.
周雅 《经济研究导刊》2012,(32):151-152
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出现一个国家(区域)与多个国家(区域)分别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重叠现象,学术界开始关注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与关税同盟共存下的关系网络。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研究和当前关注热点,以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The volume of retail-level parallel trade is surprisingly small despite persistent international price differences. We offer an agency-based explanation by considering competition between an original home manufacturer and a foreign retailer. The model endogenizes the role of the retailer as an agent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the good in its own market. The manufacturer cannot control the retailer once the latter has ordered its sales quantity but it can limit the initial offer. If parallel trade is permitted, this offer will fall if there is incomplete information, resulting in a small, or zero, volume of parallel trade. This outcome makes both the original producer and foreign consumers worse off, while offering little benefit to home consumers, compared to the case where such trade is banned.  相似文献   

14.
We compare the drivers of U.S. congressmen's votes on trade and migration reforms since the 1970s. Standard trade theory suggests that trade reforms that lower barriers to goods from less skilled‐labor abundant countries and migration reforms that lower barriers to low‐skilled migrants should have similar distributional effects, hurting low‐skilled U.S. workers while benefiting high‐skilled workers. In line with this prediction, we find that House members representing more skilled‐labor abundant districts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trade and migration reforms that benefit high‐skilled workers. Still, important differences exist: Democrats are less supportive of trade reforms than Republicans, while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migration reforms; welfare state considerations and network effects shape votes on migration, but not on trade.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于中国贸易政策内生化的模型综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借国际贸易模型和制度经济学解析代理人目标函数 ,构造出满足转型经济需要的单部门和多部门模型及其演进路径 ,突出强调部门间利益表达能力和国家间实施贸易政策的治理结构差异对于代理人行为的意义。同时 ,通过观察 2 0世纪以来贸易政策实践 ,运用不变和可变替代弹性模型分别构造非谈判均衡约束和均衡谈判约束条件的贸易政策内生化模型。进而依据模型的经济含义提出改进中国贸易政策实施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和拉关地区的贸易额迅速增长。本文介绍了中拉贸易现状及贸易基础,重点对经济增长和中拉贸易合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纺织品和服装协议》完成过渡期后,国际纺织品贸易进入了没有配额限制的自由化贸易时代但是,美国通过双边的、多边的贸易协定和贸易优惠法案对来自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和服装给予优惠待遇的贸易制度安排,改变了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流量和流向,扰乱了国际纺织品自由竞争的秩序,影响了美国纺织品进口贸易的格局,直接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WTO成员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对美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黄玲 《财经科学》2011,(4):110-117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中国在"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应在构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扩大"金砖四国"间的贸易规模并努力消除四国间的贸易摩擦,力求维护并巩固"金砖四国"贸易关系的稳健性,有效提高四国贸易关系中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within a model where market collusion and protectionist lobbying are themselves related. Collusion and lobbying are modeled as joint products of the same collective effort of firms. In equilibrium, firms cannot achieve greater cooperation in one dimension without reducing it in the other. A trade agreement that limits the effectiveness of lobbying may cause firms to increase market collusion, thereby increasing the domestic price. Thus,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may run counter to the goals of competition policy. On the other side, a more restrictive competition policy is shown to either reduce the domestic price or reduce import protection. Thus, competition policy tends to promote trade policy goals. The reason is that restrictive competition policy undermines collusion at the source—it decreases the per-firm benefit to collusion relative to the gains from deviating—reducing firm cooperation in both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环境总体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的严峻贸易摩擦现象,提出应深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分析和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文章同时分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的原因,并得出贸易保护主义阻挡不住我国的战略机遇的判断。根据以上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