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因素,给出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从股东、债权人、顾客、员工、政府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在实施绩效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京元  李仪威 《当代经济》2009,(18):152-153
全球金融危机给商业银行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价为其构建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本文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入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并针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曦 《时代经贸》2009,(4):93-94
随着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为探讨出发点,在分析EVA内涵的基础上,论述引入EVA作为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宝平 《当代经济科学》2003,25(5):30-33,96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的现状 ,提出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统计评价的理论依据 ,构建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成为学界、金融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研究文献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文献内容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研究的展望。研究认为,亟须建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导致银行人力资源非效率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优化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最大化地发挥银行人力资源效用。  相似文献   

6.
平衡计分卡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以M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介绍了运用平衡记分卡设计一级分行绩效指标体系的具体措施,并提炼出若干启示,为商业银行一级分行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韶华  林琳 《技术经济》2008,27(5):84-91
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进行了改造,构建了服务价值、财务、内部过程、人力发展和资金提供者五个维度及其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各维度及其指标的权重,以期为非营利组织系统地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益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回顾国内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概况出发,根据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现阶段运行的基本概况,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一套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上海分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在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层面分别设置了指标,使之更为及时化、动态化,以显示出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赵嵘 《经济论坛》2005,(23):117-119
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是从银行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和效率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促使银行加强管理、稳健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深入,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正确评价一家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行情况,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娜 《经济师》2011,(12):96-98
文章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依据,解读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绩效评价体系,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和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引入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工具,从四个维度入手全面构建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