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技术创新、精益制造的核心骨干,是竞争力提升、持续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从创新人才管理理念、编制培养规划、搭建职业生涯通道与发展平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加强企业组织领导、实施有效监控、强化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是苏州未来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苏州服务业人才需求比较紧缺,这为苏州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各高职院校由于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理念落后、同质化倾向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企业参与不够、经费投入偏少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必须通过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打造重点专业、强化专业特色等途径加以解决,以培养适应苏州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促进苏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斌  李中斌 《经济与管理》2011,25(10):85-88
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总体状况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缺乏;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全社会对人才资源开发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等。二是在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三是在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因此,我们应着重从理论研究、公共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三个方面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我国在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方面。因此,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培养团队建设、合理设置科研支撑计划项目等途径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迅猛的发展态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现代服务业人才脱颖而出的阵地,是使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步入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的重要场所。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学生、企业和行业搭建联系的桥梁,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转换、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等方面。逐步形成符合不同专业特点,适应对应行业要求,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明  冉斌 《经济纵横》2015,(4):54-56
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与制造业的融合日益加深、服务方式日益网络化和外包化、产业价值链逐渐完整化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造业发展瓶颈的制约、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和水平低、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结构不合理等。为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优化与增值;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发挥特色优势和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存在的三个问题,在借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和企业应该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二是创新人才机制,引进和培养生产性服务人才;三是加快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驱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与升级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促进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级要素投入促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7)
文章基于国内195所高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相关配套措施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将会十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为此,高校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跟进技术转移配套条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产出效能、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环境,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连云港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政策体系及培训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队伍结构及总体素质逐步优化提升、人才开发效能日益显现等特点,但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淡薄、重“引资”轻“引智”、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经费投入与培养需求不相适应、高端创新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支撑无力、现有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等诸多问题.当务之急,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要加快连云港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就要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作为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转型的关键。通过对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内蒙古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总量偏小、发展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投入力度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基于此,提出内蒙古服务业的优化发展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转变观念意识;优化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人才素质;优化政策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从劳动者素质促进企业和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理论分析出发,以浙江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数据实证分析第三产业劳动者素质与经济效率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从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员工培训、注重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等四个方面来提升第三产业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三次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它的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着发展不足、准入门槛较高、区域分工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不高和政策性歧视等问题。因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对策应是:借鉴国际经验、奠定发展基础,深化体制改革、实现适度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区域分工,加强产业关联、推进集聚发展,强化政府服务、完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检验检测服务业被定义为八大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后,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应明确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具体目标:即明晰国有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边界;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资源整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即加快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股权多元化改革;营造有利于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强检验检测与认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检验检测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各产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双拉动"的增长格局。应以提高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为手段,以检验检测市场属性改革为重点,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当今哈尔滨汽车服务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汽车服务及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此类人才需对高职汽车服务进行调研,分析过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培养目标并加以实现,分别从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从业素质培养,加强师资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四个大体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招投标业发展成绩显著:发展规模快速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行政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对招投标市场过度干预行为;无序竞争突出,信用缺失问题严重;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渠道不畅;招投标企业规模小,服务质量不高。为此应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招投标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创造培育招投标市场,推动招投标服务业快速发展;创造培育招投标业发展环境,为招投标服务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建立和完善招投标信用管理体系,促进招投标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为招投标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大力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认识,加强对招投标服务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江南论坛》2014,(6):I0010-I0011
正岁月匆匆,斗转星移。作为"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高职院校,自建校以来,坚持"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宗旨,抢抓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实现了由"零起点"办学到"双万人"(万人学历规模、万人技能培训)办学规模,再到"两高"(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跨越式发展,先后向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25000多名,其中85%以上在无锡新区就业;培训本科后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近5000人,为新区企业实施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文化产业应对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培养“四型”文化产业人才——国际型、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从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认证和监管;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科学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与培训;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寻找着眼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协调性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增设与就业创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并运用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实证分析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征是:整体规模逐年增长,对全市GDP的贡献越来越大;发展规模仍然偏小,对GDP贡献相对还小;内部发展不平衡,各行业发展规模不一.制约因素是:规模较小,内部创新能力不足;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投资力度不够,人员素质偏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借鉴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