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阐述了生产技术效率测定的理论,并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例,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户调查资料,对该灌区的生产技术效率、灌溉用水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津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为75.43%,说明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24.57%的灌溉用水;而且灌溉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可变性。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提高渠水使用的比例、提高水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用水者协会,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对新疆农业用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尼系数法分析新疆灌溉用水效率,表明农业灌溉用水配置较公平,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可以提高节水能力。通过区域间灌溉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分析表明,新疆各地州之间的节水潜力差异极大,且新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粮食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规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度中国31个省(市区)的粮食用水效率,揭示了其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评价,揭示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松弛量,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差异特征;其次,采用各省(市区)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全要素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中国大多数省(市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多数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近50%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存在冗余,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与区域水资源丰沛程度负相关。[结论]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灌溉设施的技术投资,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赵敏  刘姗 《水利经济》2020,38(1):54-60
基于有效效率前沿(乐观)和无效效率前沿(悲观)面SBM-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7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对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用水综合效率较低,其中,乐观效率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悲观效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不同农业用水区之间用水效率差异较小,高农业用水区农业用水效率最高,中农业用水区次之,低农业用水区最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节水灌溉技术、水库总库容量与农业用水效率显著正相关,水资源禀赋、地区教育水平与农业用水效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19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自治区)相关农业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SFA模型和Tobit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值和农业用水效率值均小于1,粮食主产区节水潜力大;农业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异大,安徽省数值最低;主要城市年均气温、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地表水资源、有效灌溉面积、小麦和玉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这6个变量数值的增加对农业用水效率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农户作为微观经营主体,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将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与保证粮食生产的双重目的。通过分析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探讨水资源短缺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采用的诱致效应。方法 文章基于2019年对山东省728份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Logit模型等方法,对农业用水非农化约束下农户的粮食生产用水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在农业用水非农化态势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节水技术,以保证粮食生产。农户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灌溉水源与灌溉方式对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为负,农业年收入、小麦及玉米种植面积对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影响显著为正。结论 规模化经营是大型节水设施应用的基本条件,应当加快农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灌溉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改革制度,促进农民节约农业用水,以此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SFA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和节水潜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模型、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和节水潜力计算模型,并以徐州市为例计算了各区域的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及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徐州市的农机、化肥、农药、水资源投入的增长不能带来效率的增加,农业用水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水利经济》2008,26(1):8-8
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3年增长,但农业灌溉用水却越来越少,这一升一降的关键,得益于河南省实施的灌区节水改造。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改善其他综合农业生产条件,河南省农业灌溉用水每年以10%的速度下降,节水效率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但是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本文利用中东部5省气候变化和农业适应性调查资料,利用Translog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出灌溉效率函数,建立灌溉效率和影响因素函数关系,研究农户小麦灌溉效率统计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中东部5省农户小麦灌溉效率为70%左右,但地理区域间差异明显,农户间有两极分化态势。灌溉水源和设施、家庭生产收入、耕地规模和气候变化等均显著影响灌溉效率,而且地理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一、兵团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新疆的农业气候条件决定了新疆及兵团农业发展必须以灌溉为主.而发展节水农业将是新疆农业的根本出路.兵团目前农业用水115亿m3,占总供水量的98.8%.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兵团的工业发展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镇)人口比例将继续提高,生态用水的压力将增大,灌溉用水将长期处于被挤压的状态,灌溉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将更加严重.兵团应坚持"节水增效、改善生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节水灌溉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输水效率,降低亩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甘肃省张掖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典型灌区2007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单一投入要素技术效率测定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客观评价被调查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并对两个典型灌区农户在灌溉用水方面存在的效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生产目的、收入水平及来源、种植业能力等家庭特征,配水、输水设施条件与灌溉方式等生产条件与价格水平、水权安排等用水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发展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优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扩大市场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灵活便捷的灌溉供水系统是微观层面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节水农业成效、形势机遇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发展节水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面总结“十三五”节水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认真分析节水农业的现状、形势和任务,加快“十四五”期间节水农业发展,推进节水增粮、节水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 文章对我国近10年来的水资源、农业用水、灌溉用水、旱作农业生产和用水效率进行系统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用水总量及其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双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双提升”,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结论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长期威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解决好农业用水问题,是保证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及当地的供水条件,为获得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多种措施总称。因而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由节水工程措施、田间节水措施、节水农艺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有机结合而成,能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工程措施是指为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在输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水资源短缺和农业污染严重已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 文章基于2009—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发现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Tobit模型和GTWR模型,分别从全局视角和微观视角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省区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策略侧重不同。结果 宁夏、内蒙古和山西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有效举措是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基础上,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甘肃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在于重视农业节水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应用推广;山东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户节水意识;陕西和四川的有效途径在于采用科学合理的用水方式,降低农业用水占比,优化用水结构;河南和青海需要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结论 研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并探究影响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的主导因素,可以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对中国农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罗默的"增长阻力"概念模型为分析基础,利用1997~2006年我国各省区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集,度量了水资源紧缺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制约程度.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水资源的供给不足,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速度在1997~2006年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降低0.1121%.按照这一数据推算,到203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2.66%;到204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3.74%;到205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4.82%.对中国农业"增长阻力"的分析表明,可通过降低资本的产出弹性和水资源的产出弹性来减少"阻力",应尽快改变目前农业用水模式,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进步被视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途径,但是单位用水效率的提高真的能有效降低一个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吗?本文充分借鉴能源反弹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同时选取河北省这一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作为研究对象,并搜集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运用DEA模型对河北省2006—2016年农业用水技术贡献效率(纯技术效率)进行系统地测算,继而推算每年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数值,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农业节水技术进步对农业用水反弹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农业技术进步对河北省农业用水量的降低有明显推动作用,且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的贡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农业节水;二是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贡献率对河北省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影响显著;三是河北省农业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反弹效应,且存在年份上的差异,大多数年份中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数值大于0。最后,针对如何有效降低河北省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系统地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麦作为最依赖灌溉的农作物之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小麦生产节水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河北、山东和河南3省的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节水意识对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节水意识对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内在联系;小麦每一地块种植面积、农业用水价格和政府推广服务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品种选育技术的采用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促进小麦生产节水技术采用,达成小麦稳产高产与节水的统一,一方面应积极拓宽农户社会网络,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另一方面应加强小麦生产节水技术培训,推进小麦适度规模经营和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甘肃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勤绿洲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末端,近年来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生态恶化。该文从人口变迁、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以提高水效率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风力发电和用水较少的高科技工业、农产品加工项目;变革农作制度,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膜下滴灌、垄沟灌溉等节水农业技术,实现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灌溉用水效率很低,农业节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话题和难题。有人把眼光放在节水设施和技术上,水利主管部门认为提高农业用水水价是解决水短缺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也可以大大减轻日益严重的供水单位的经济亏损问题。农业节水的着手点到底在哪里?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到华北的S灌区进行了1周的预调查,得出中国农业用水的根本出路不在节水技术,也不在提高水价,制度创新才是农业节水的有力杠杆和出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产品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与此同时,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提高农业用水生产力,要发展生物性节水技术,开发旱作节水技术,发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提高节水装备水平,加强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