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三条控制线"划定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与地理空间模型法,融合"自上而下"的承载能力约束与"自下而上"的适宜性评估,以"数量管控—空间布局—多目标协同"的逻辑主线进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1)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需考虑尺度与区域差异;(2)以表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约束作为多目标优化的数量约束,融合开发适宜性的空间转换规则及空间约束,构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模型,能够为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优选方案;(3)基于"双评价"的区域多目标优化,强调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等多目标协同,将提供促进区域空间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可有效耦合多目标,推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新的动态与趋势:国际油气贸易形成了亚洲—中东、欧洲—前苏联地区,美洲三大区域贸易圈;世界经济低迷、能源供大于求、美元指数走强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促使能源价格低位运行;能源供应国增产抢占市场份额,能源需求国市场地位提升;能源使用结构发生改变。短时期内,中国能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长期来看,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保障压力。我国应对策略:(1)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外交,促进多边资源合作;(2)加强投资战略管理,提升中国能源企业投资效率;(3)多种能源开发并举,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4)加大能源矿产勘查力度,提高国内能源资源储量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国家有关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等政策实施,提出该基地加快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1)规划先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行动,优化全区矿业布局;(2)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3)科学评价与考核,提升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水平;(4)多措筹资共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水平;(5)明晰矿企责任与义务,共建和谐大社区;(6)创新管理,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绿色行动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以武汉、南京、广州三市为例,量化分析土地市场中开发商行贿的表征。研究方法:Logistic模型及Moran指数。研究结果:(1)开发商行贿在"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的推动下进行;(2)开发商行贿具有区域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研究结论:(1)在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下,开发商行贿是出于对制度环境和企业实力通盘考虑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具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性;(2)开发商行贿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且高-高关联的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手段、数据获取等方面对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内容涉及农户行为引起的农业环境问题类型、农户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农户环境保护行为与生态建设行为、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等方面;(2)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以农业生产行为决策者农户为中心内生视角和以农户需求与以农户行为为出发点的外部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3)在研究方法方面,早期主要是采用一般描述、定性分析和"事前"估计法,近年来"事后"计量模型的研究逐步增多,趋于多样化和综合性;(4)数据获取主要是农户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5)今后研究应加强农户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与跟踪研究、农户环境保护响应决策机制、基于农户行为的环境政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数据获取方面,应将地理空间信息与问卷调查、社会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并进行农户行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跟踪。  相似文献   

6.
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对能源、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论文从食物、环境、能源、人口、经济各子系统内部协调性及总体协调性发展出发,分析FEEEP系统中区域粮食与人口协调性、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性、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区域经济与能源的协调性和区域能源与环境的协调性。新疆FEEEP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有自然条件、文化观念、科技创新、政策战略与社会因素,进而从农业、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发展等方面提出改善新疆FEEEP系统协调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提出打造"一流绿色资源环境服务商"的战略目标,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需要。围绕这个定位,必须瞄准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等新的需求,加快地勘单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新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需求;瞄准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瞄准清洁低碳能源的勘查开发及其建设需求;瞄准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瞄准防灾减灾需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议:(1)唤醒抢抓机遇意识;(2)优化整合队伍结构;(3)加大研发创新力度;(4)提升队伍转型能力;(5)突出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8.
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相似文献   

9.
地质资料编研是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加工研究后向用户提供"增值态"的地质资料内容产品。开展地质资料编研工作,对体现地质资料事业性质,提高社会地位、发挥它在经济建设和地学科研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行地质资料编研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地质资料资源管理分散、增值能力低下、大服务战略意识不够、馆藏保障能力不强。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编研工作的举措:(1)健全地质资料编研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2)加快推动地质资料共享与开放,构建权威大数据仓库;(3)不断优化研发环境;(4)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5)定期举办地质资料产品推介会。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障,为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土地主要问题,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完善强农惠农方式,优化耕地流转环境,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2)改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城镇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机制,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宏观管制作用;(5)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英国是较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在区域农业开发、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历史较早、积累经验较多、政策的制定比较成功,这些工作方法和政策思路对我国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方法]文章回顾了英国农业发展政策和城乡关系演变历程,较为系统地总结英国现代农业特点及其区域不平衡性基础上,评述英国促进农村与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做法。[结果](1)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2)中央政府放权,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3)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鼓励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5)促进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地区吸引力;(6)重视绿色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能力;(7)注重农民职业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8)加强对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增强农业竞争力。[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8条政策建议:坚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发展宏观调控,多措并举消除地区贫困,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加强精准综合管理,适时调整中英农业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能源效率提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以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未来演进趋势,以期为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跨区域协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方法]基于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非角度、双导向的窗口DEA模型对中国省际农业能源效率进行测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未来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1)中国省际农业能源效率在样本考察期内持续上升,且农业能源效率的整体区域差异不断缩小,而超变密度是农业能源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2)Kernel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尽管农业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结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减缓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策略,以实现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13.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实现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相匹配的现实需求,研究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法,并选择西藏自治区开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简化、指标集成方法缺乏科学逻辑、数据精度不高、评价结果与规划编制缺乏有机衔接等问题;(2)改进形成了新的评价方法,选取了海拔、坡度、温度等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影响因子间的内在逻辑确定了指标集成方法;(3)案例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证实了因地制宜选择特色指标和阈值、采用高质量数据的必要性。研究结论:科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有助于识别人地矛盾、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当被纳入"双评价"体系。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改进和完善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是2008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项目之一,它能否顺利实受到包括青海地勘投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破解制约要采取如下对策:(1)建立科学的投资体系;(2)进一步完善地勘工作管理体系;(3)加强能力建设;(4)加大基础性工作投入,加强基础研究;(5)为青藏专项营造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环境;(6)加强高海拔地质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7)加强安全救援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从经济社会、资源维度、环境维度对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稳固提升是维持济南市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源维度、环境维度承载力的波动变化对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促进或阻碍作用;(3)当人口密度到达一定水平之后,资源维度的承载力会受到制约,进而影响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4)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是济南市环境承载力的阻碍因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是未来一段时间济南市环保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整体配置和治理优化是促进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新时期国土空间整体优化发展战略,针对西乡塘区目前存在的缺乏城乡统筹和空间统一配置、区域差异化、规划和执行之间的落差、生态环境易破坏等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策略与措施:(1)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策略;(2)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先策略;(3)城市和区域联动发展策略;(4)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策略;(5)构建协调、可持续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6)构建全域一体的国土空间优化配置技术方法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格局出发,提出长江中游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区划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规划用地格局,规划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可供给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1)差别化管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2)加强区域耕地布局和开发保护;(3)能源管网建设应注意不同地区的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现状与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政策环境及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下观点:(1)实行信息化管理应作为目前土地复垦监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复垦资金施行严格管控是现阶段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3)土地复垦的监管将从"管方案"和"管数据"向"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转变;(4)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土地复垦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和项目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5)建议创新土地复垦监管体制、制度以及工程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投影寻踪(PP)技术科学,客观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生态环境、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因素选取20个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新型仿生群体智能算法——凉亭鸟优化(SBO)算法优化PP技术最佳投影方向,提出SBO-PP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构建灰狼优化(GWO)算法-PP模型、人工蜂群(ABC)算法-PP模型、差分进化(DE)算法-PP模型、地理生物学优化(BBO)算法-PP模型、粒子群优化(PSO)算法-PP模型作对比,以云南省2006—2015年及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SBO算法优化PP技术获得的适应度值优于GWO、ABC、DE、BBO和PSO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精度、稳健性能和极值寻优能力。SBO-PP模型对云南省2006—2007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为"较差",2008—2015年评价为"中等",2020年评价为"较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1)空间开发适宜性方面,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和南京,中适宜区域位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级市、县(市)的城区,低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北的非建设用地上;(2)空间开发效率方面,综合效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高效率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区域,规模递增仍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投入产出的主要特征,但其建设用地投入存在冗余现象;(3)匹配关系方面,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协调类型以苏南地区的"HH"型、苏中地区的"MM、MH"型和苏北地区的"LL"型为主,高适宜区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研究结论:江苏省大部分县市(区)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开发效率是基本协调的,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开发过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