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管理技术路线,解决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影像数据管理与共享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对比试验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1)采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混合管理方式,显著提高影像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2)通过建立影像镶嵌数据集,构建影像金字塔和概视图,实现了TB级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组织、更新和发布;(3)采用JPEG_YCbCr视觉无损压缩方法,大幅度提升影像金字塔压缩效率和压缩比。研究结论:基于镶嵌数据集的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于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数据中心系统建设,解决了技术瓶颈,实验证明该技术路线可行。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概念辨析与方法演进分析,从城乡差异化人地特征入手,构建指标量化下的城区范围识别方法并应用于107个样本城市进行准确度校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区概念中的实体地域认知日益深化,现有多类指标筛选法、遥感影像识别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识别法三类识别方法且具有差异化应用特征;(2)可从人口、土地、产业、环境4个维度选取差异化特征要素并确定指标条件,构建以实体地域为基础的城区范围识别方法;(3)借助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和统计数据,依次通过初步筛选获得城区初始范围,通过图斑功能、连接度、边界核查等判断获得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通过图斑占比、市政公用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分析获得城区范围;(4)在方法准确度校验中,105个样本城市的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与同年度建成区面积平均偏差为21.2%,趋势线斜率为0.825,判定方法有效。研究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全国各区域城市的城区范围识别,未来可在人口指标增补、统计精度提升等方面进行优化并开展镇区、乡村空间识别的延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总结国外农地整理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国内权属调整技术方法改进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权属调整的实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国外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始于对传统方法的问题识别,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地块再分配和地块分割三部分,并重点强调该过程的空间属性和对农民偏好满足程度的优化;GIS技术与运筹学模型结合是技术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启发式方法提高实施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是新近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实际,相关研究今后应重点关注以下4个方面:(1)构建中国权属调整概念模型,并对权属调整的现实规则进行系统研究与建模;(2)继续探索各类新兴技术方法在权属调整过程中应用的可能性;(3)在对技术方法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方法与管理机制的匹配研究;(4)建立更丰富的权属调整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检验北京市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成效。研究方法:遥感影像分析、GIS空间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规划农用地边界在控制农用地减少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与1983年总体规划相比,1993年总体规划在农用地边界控制方面的成效略有改善。研究结论: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尚存在较大问题。可能的调整手段包括:(1)加强对城市建设“界外选址”的控制;(2)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村镇居民点的扩展规模;(3)建立科学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4)加强农用地规划中的公共参与和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海量影像和矢量数据的存储组织。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对比试验法。研究结果:设计、开发并验证了独立于GIS和数据库平台软件、基于数据库方式的海量影像数据存储技术和基于Oracle Spatial的海量矢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结论:研究技术解决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技术瓶颈,满足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村镇规划: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比较复杂,表面上是农村闲置宅基地供过于求,实质上是村镇规划滞后、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制定村镇规划和实行土地置换等措施能够逐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研究结论:村镇规划是解决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一种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用地结构演变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揭示武汉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主要用地类型数量变化、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城市用地结构演变模式。研究方法:遥感影像融合;遥感影像分类;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研究结果:(1)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制约,武汉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沿横贯主城东西向的山体、纵穿南北的长江构成的“十”字形不断向外扩张;(2)过去30年中,武汉市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水域资源;未来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措施保护湖泊、坑塘等水域资源。研究结论:多时相遥感影像融合分析是理解城市用地结构演变模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消除连环代替法(亦称因素分析法)的传统解法存在的误差,至今仍未很好解决,本文在分析传统解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设想用趋势递级分配法来消除传统解法的误差,文章介绍了趋势递级分配法的原理、计算步骤,基本模型及运用举例。  相似文献   

9.
葛久研  冯军 《水利经济》2001,19(5):59-64
文章提出了对水电站群进行优化补偿调节的一个逐时段线性规划模型。该方法用线性函数对非线性函数进行近似处理,对每一时段取得的结果作误差纠正后,再进入下一时段的求解,既解决了长系列线性规划过大又解决了误差累积。通过实例计算,该方法计算结果较之常规法计算结果提高发电效益3.3%,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主要是根据纳税检查查出的问题性质来进行的,可概括为如下两类: (一)对于查出的纳税调整误差额的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也就是说,目前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两者有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即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极化SAR与多光谱的喀斯特山区农村林地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加快推动贵州省"互联网+"林业建设,打破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区遥感监测瓶颈,选取了空间分辨率8m的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与空间分辨率6m的SPOT 6多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探究微波与光学遥感结合在喀斯特山区农村地区的林地提取技术。[方法]首先采用ENVI SARscape与NEST软件对SAR图像预处理。将Radarsat-2全极化数据与SPOT 6标准假彩色影像进行HSV融合。计算融合图像的平均梯度、信息熵、标准差与均值,评价出最优融合效果的极化方式。基于K均值(K-means)与最大期望(EM聚类)聚类算法分割图像,选择合适的算法,基于聚类分割的阈值进行面向对象的林地分类。最后,基于像素的混淆矩阵精度评价,结合贵州省林业厅调查数据、野外样方和航拍图,建立参考样本评价分类结果。[结果](1)融合之后,目视解译出林地边缘明显但较粗糙;对于在林地中小面积建筑物、农田中的较分散的林地小图斑能够识别,但边缘粗糙;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在色调上区分明显;在融合后的明度图中的灌木林地有明度较大的像元,此类像元为石旮旯地。(2)通过定量分析,融合之后的影像较SAR和光学数据信息量大。同极化平均梯度大于交叉极化,HH极化方式下各指标最大。图像EM聚类分割比K-means聚类更加细化。EM聚类图像的特征区分明显;(3)研究分类出了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面向对象的林地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5.71%。[结论]研究将微波与光学遥感结合,为喀斯特山区中农村地区的林地提取提供新思路,与传统的林地监测相比,数据获取快捷,提高工作效率,精度准确。有助于通过遥感的手段解决地块破碎区域的林地提取问题,为提高多源遥感技术在喀斯特农村地区中的林地智能监测的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GF-1 PMS影像的柠檬种植面积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用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快速、准确估算丘陵区柠檬种植面积,文章基于GF-1 PMS影像使用不同数据预处理及分类法估算柠檬种植面积。通过对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数据融合、滤波等处理,分别得到光谱反射率数据、融合影像和纹理特征数据(分辨率分别为8m、2m、2m)。通过可分离性分析,发现荒草地和未成林柠檬的可分性最差,二者在光谱反射率数据、融合影像和纹理图像中的可分性数值均小于1.8,是影响柠檬分类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评价结果显示,纹理图像数据估算精度好于8m分辨率的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2m分辨率的融合图像,适当的影像预处理有助于提高监督分类精度。对比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精度,基于面向对象法的柠檬面积估算精度达95.09%,高于监督分类法的,使用GF-1 PMS影像估算柠檬面积最优方法为面向对象法。该研究为应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估算丘陵地区果树种植面积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空间化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学数据处理方法,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对空间化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可以降低空间化误差。[方法]文章以2005年粮食产量空间化为例,以各地市不同农田类型(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数据为自变量,以各地市粮食产量统计数据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模。在具体建模时,令常数项为0,将全国分为7个区,各区分别建立回归方程。然后分别利用4种误差修正方法对空间化初步结果进行修正。选取4种误差评价因子,对修正前后的空间化结果的精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1)均值法不能被用于修正空间化初步结果;(2)比例系数法、权重系数法Ⅰ(不同农田类型同一权重)和权重系数法Ⅱ(不同农田类型不同权重)3种方法都可以被用于修正空间化初步结果;(3)利用权重系数法Ⅰ修正后的空间化结果的精度最高,比例系数法次之,权重系数法Ⅱ最差。[结论]误差修正方法对提高空间化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虽以粮食产量空间化为例,但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研究,对以后统计型数据空间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常熟市不同时期(1984、1992、1999、2001年),TM、SPOT、ETM Pan遥感影像多波段合成、分辨率融合、图像增强处理、精确校正与配准,建立不同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解译标志,以2001年ETM Pan合成图像为基础,通过目视判读,首先建立2001年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库,通过连续对比法获得各时期常熟市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不同时期之间土地利用动态数据库。研究表明,以高分辨率原始影像建立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库,较低分辨率图像做动态变化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达到了1:5万专业制图的要求。不同分辨率影像的精确配准后不仅提高了低分辨率图像利用率,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提高了判读精度,可以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从数据项之间关联关系的角度切入,探索一种新的耕地数据质量检错方法,以期更有效地提高耕地数据库的质量。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寻找耕地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计算这些关联关系的发生频率,从中提取低频发生的关联关系作为检测规则(关联规则),最后利用这些关联规则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记录(包含或符合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记录为错误记录)。研究结果:(1)该方法有能力识别耕地数据库中的错误,可以做到有效提高耕地参评数据库的正确性;(2)经计算,与耕地领域现有的传统数据检错方法相比,同等条件下该方法可将检错效率提高11倍,甚至更多;(3)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库迅速挖掘关联规则,灵活地应对不同的耕地数据库和层出不穷的错误类型。研究结论:基于关联规则的耕地数据库质量检测方法高效、便捷,为耕地领域现有的数据检错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可以在地学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目的:介绍和分析国外的市地整理模式,为我国开展市地整理及其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外的市地整理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具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适用于不同城市土地类型的应用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实施程序,有效地协调政府、土地所有者、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人的关系,高效地实现城市土地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止城市的无序扩张。研究结论:我国应尽快开展市地整理研究,探寻适合我国的市地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系统对百姓的窗口,国土所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土资源系统的形象,直接影响市、省(区、市)、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杭州市国土所建设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编制问题、资金问题、垂直管理不尽彻底问题。对基层国土所建设的三点建议:①加强机构建设,确保人员真正到位;②要改革国土所,进行必要的整合;③要培养国土所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分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弊端,研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办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优化了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减少社会整体福利损失,实现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调整和修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多时相GF-1卫星PMS影像提取农作物种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准确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多期GF-1卫星PM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分层分类方法成功提取了朱仙镇一个种植年内秋播蔬菜、冬小麦、春花生、早熟西瓜、夏玉米、夏花生等农作物,并通过叠加分析得到朱仙镇的农作物种植模式。[结果]朱仙镇有10种种植模式,以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要倒茬模式,占比49.7%,其他9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之和接近50%;从整体景观的角度对朱仙镇的主要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衡量,斑块丰富度PR达到9.0,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达到1.483 6,说明朱仙镇种植模式多样,有利于多元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分层分类的方法能够延续最优提取结果的精度,各类作物提取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结论]PMS影像的高分辨率能够清晰的表达地块边界,一定程度上呈现了非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GF-1卫星PMS为多尺度的农业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