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省生态足迹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川省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该期间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信息熵值原理,研究了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以黄梅县为实例,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最后,通过与综合指标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生态足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可行性,并分析此方法的作用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该省5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程度加剧;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大幅上升,耕地生态足迹缓慢下降;控制人口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为中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和规划的建议.研究结论: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较为显著,为了提高其可持续性程度,应尽快开展编制生态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与GIS的定西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并结合GIS技术对甘肃省定西市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彰县在这3年中生态足迹一直小于生态承载力,土地处于绝对可持续利用范围内;其余6县区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定西市处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增强态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湖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湖北省2005年各类土地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重点分析了1995~2005年全省及17个市(州)耕地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湖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都呈下降趋势,耕地的生态赤字出现小幅度波动,全省属于耕地不可持续类型;以2005年数据为依据,17个市(州)中,只有神农架林区表现为生态赢余,属于可持续类型,其他均属于不可持续类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贾汪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传统生态足迹法和三维生态足迹法。研究结果:11年来,贾汪区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呈现逐步增长状态;2000—2003年,生态足迹尺度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2004—2010年,生态足迹尺度超出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高度从2004年开始超过1,即当年生产性土地生产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2010年,生态足迹高度增长到9.89,即在当年生产性土地生产能力下,以2010年的生产方式和资源消费速度,自然系统需要经历9.89年时间生产才能满足当年城市发展的资源需求。研究结论:近年来贾汪区转型发展仍然延续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摆脱资源约束,亟需制定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武汉市生产性生态足迹较大,碳足迹剧烈增加;可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武汉市一直处于严重的生产性生态赤字,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因此,武汉市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低碳经济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客观地评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哈尔滨市域所辖8区10县(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通过对生态足迹的测算,可以评估人类土地利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均生态足迹旱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最后,对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湖北省1999-2005年化石燃料土地生态足迹进行计算,比较并分析湖北化石燃料土地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北化石燃料土地生态足迹在近7年逐年递增,特别是在近3年,增加速度明显加快。最后,简要分析化石燃料土地生态足迹递增与近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评价和度量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为制定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结论:对杭州市1995年~2002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表明杭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1.3491 ha增加到2002年的1.7709 ha,8年增加了31.26%,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6563 ha减少到0.6130 ha,8年减少了6.60%.生态赤字呈逐年递增趋势,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则呈逐年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形下,开展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对了解耕地外部性价值的大小及深化耕地生态价值的量化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新疆为例,从14个地州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出发,将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足迹在各地州市转移的测度,同时综合考虑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构建市域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州市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结果](1)2015年新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盈余输出,全疆共可获得生态补偿费103.31亿元;(2)2015年新疆南北疆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比为1:1.7,生态足迹总量比为1:2.2,生态超载指数北亏南盈,表明南北疆耕地生态足迹和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间呈"空间异位"格局;(3)新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共需支付耕地生态补偿费55.67亿元,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及哈密市外)和南疆地区分别可获得生态补偿费为96.59亿元和62.39亿元。[结论]该文可为新疆各地州市构建耕地生态价值补偿路径提供新思路,也可为以耕地生态价值量确定耕地保护指标和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3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武汉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929555213 hm2,生态承载力为0.336233856 hm2,生态赤字为2.593321357 hm2,表明当前武汉市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生态足迹法在绥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刘一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绥化市统计年鉴和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绥化市规划实施期间1997年和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绥化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43hm2,与1990年、1998年、1999年和2001年的绥化市生态足迹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绥化市正向着降低生态赤字,提高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针对绥化市的情况提出了新一轮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评估湖北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今后统筹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9—2015年湖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容量及生态赤字,分析了该省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组分变化和各项农业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状况,对资源开发总体形势展开了评价。[结果] 2009—2013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2014和2015年明显降低,但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人均生态容量。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草地构成了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体,且开发强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玉米、小麦、稻谷、蔬菜以及各类畜产品和水产品,部分能源资源的开发强度增强。[结论]湖北省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已超过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较大压力。全省需要从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发展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维持生态容量。保证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从旅游者的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6个方面。以桂林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桂林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表明:2000—2009年桂林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是一个下降的过程,旅游交通、餐饮和购物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发现旅游业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桂林市的旅游生态足迹效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旅游业处于发达水平。为了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倡导节能出行方式,发展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生态足迹为视角,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协调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态足迹计算公式,计算2000~2015年河南省总的生态足迹,并引入4个要素对生态足迹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从生态足迹的计算来看,可耕地的生产力最大,常用耕地面积每增加0.060 13,则生态足迹则减少1%;农机总动力增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农机总动力每增加0.211 357,则生态足迹减少1%;城镇化率对于生态足迹的影响是正向的,其消耗也在增加,人口增加0.395 314,则生态足迹增加1%。[结论]耕地、农机总动力是城镇化过程中重要正向影响因素,而生态足迹则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增加。在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生态安全为重,优先保障耕地和基本农田用地、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农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大连市2002年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通过盈亏平衡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比较分析,讨论了大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