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运用近10年的农村水利财政投入的数据,描绘并测度了中国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的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并对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规模、力度和对经济影响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距进行分解。研究表明,东中西部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呈现"东高中低"的基本格局,农村水利财政投入的差距是由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共同构成的,且区域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略大于区域内差距,而区域内部差距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引起的。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体制,厘清中央和地方关系,并且积极推动农村水利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向中部地区倾斜的同时应着力缩小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2007-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其每增加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0.142%;该效应对西部地区最明显,呈现东低西高倾向,并且收入差距和前期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少消费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时间演变、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基本呈“东—中—西”递减状态,且粮食生产环节较多得益于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区域总体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四大区域的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差异及贡献率最大,三大粮食功能区区域内差异也逐步降低;数字乡村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和中部省份多表现为HH型和LH型集聚,西部较多省份则为LL型集聚。据此,本文就数字乡村发展的推进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 10.2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成全国362个地级市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库。在假设全国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市民化成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和集聚特征探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最小,其中西部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产面,农业生产总值还可以增加55.22%,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进一步分析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弹性系数为0.272,即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技术效率增加27.2%,增加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同时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地理条件相关性很大,农业技术效率因区域差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及中西部地区.为缩小区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距,建议各地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提高中西部地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  相似文献   

6.
结合信息熵、锡尔指数统计方法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中国膳食虚拟水消费的区域特征,得到主要结论:(1)东、中、西部的膳食虚拟水消费结构均衡度略有上升,东部地区的膳食虚拟水消费结构更趋多元化,中部次之、西部最低。(2)各类膳食虚拟水消费结构差异对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基本稳定在一个数值上,且上下波动;东、中部地区植物性食物虚拟水消费的贡献份额呈下降的态势,西部反之,相比之下东、中、西部地区动物性食物虚拟水消费的贡献份额逐步增强。(3)根据冷热点区变化,发现中国膳食虚拟水消费的空间总体格局没有明显的跃迁,消费热点一直分布在东南沿海,而冷点区域同样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85年~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证实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加有助于缩小中国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但农业信贷对于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明显.控制变量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显示出较强的城市化倾向,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未能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距与空间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体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45个指标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值法对201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极化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地区差距与空间极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发展水平处于非均衡状态,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逐渐降低趋势,存在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追赶态势;整体和各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最大,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距;中国整体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极化程度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但各地区极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整体和东部地区分别呈现多极分化和两极分化趋势,其他地区无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农业机械投入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以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方法]用泰尔指数分解和极化指数探讨我国省际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极化特征。[结果]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投入强度最低;从泰尔指数分解来看,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均呈收敛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年均贡献率超过80%;从极化指数结果来看,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表现出一定的极化特征,其中,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逐渐向区域均衡演变,西部地区则由区域均衡向区域集聚转变。[结论]应有效提高我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投入质量与效率,缓解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增多,其重要性日益突现。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梯度差,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的比重大于中部,中部地区大于西部;东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差距较大,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是这几年人们议论较多的话题,而且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了以上的共识。然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以多大规模为宜?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的哪些领域、投入哪些地区的农业效果最佳?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关注得还不够。何振国以“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为l时,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为最优”为判断依据,测算出这个最优规模应当是农业增加值的47.2%。显然,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增加值的比例大大低于这个最优规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年全国GDP和上年财政支农支出水平对当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有明…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二阶段泰尔系数,根据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人口等区域经济指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聚类、程度、趋势、来源和构成。同时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区域差距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区域差距的持续上升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的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距对全国的整体差距贡献率最高,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西部地区虽然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相对东部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内各省内部差距状况来说,对总体区域差距贡献率最高为省内差距。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由东向西递减,效率越低的区域其内部不均衡性越明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显著,集聚程度趋于加强;高效率均质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并出现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低—高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交界地区,高—低关联类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的带状分布,低效率均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通过投入要素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增,同时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为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融合及协调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方法: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理格局;(2)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都不断加剧,且各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中国不同水平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各省份在总体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比较稳定,且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于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研究结论: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策略和经济调控策略,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2)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3)农业科技进步对财政支农支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农业科技进步跨过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寻找以碳排放作为成本的适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模型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空间分布上,东、中部地区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碳排放效率值;(2)在省际分布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碳排放效率值高低并不一致,仅有14%的省份处于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高碳排放效率的理想状态;(3)技术效率不足是造成东、中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技术效率不足和规模效率不足是西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结论:全国29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存在差异,需结合东、中、西地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差别化地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质量极为重要。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逻辑,重构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对2007-2017年东、西部地区18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城镇、成果共享四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开放程度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东、西部地区之间及区域内部之间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分异格局和动态变化,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发展规律,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指数模型,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总体呈平稳波动,省份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差异逐渐缩小,阶段性变化以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下降为主要特征;(2)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东、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在空间上整体表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化集中"的演变过程;(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4种状态中,优质均衡的稳定性强,中度均衡次之,勉强均衡和失衡状态的稳定性较弱。研究结论:土地利用强度和区域土地供给能力的相对关系变化会引起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变动,进而推动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分布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我国国家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72处国家矿山公园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国家矿山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1个带状区域和3个块状区域;85%以上的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直线距离在100km以内。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拟建地政府部门和矿业企业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今后国家矿山公园的审批与建设中,应考虑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公园的规划建设要与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我国及东、中和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我国的29个省份1999-2013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建设用地扩张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扩张体现为趋同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投入,反映地区差异政策的虚拟变量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扩张;2分区域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均为正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东部地区减少建设用地投入,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将促进建设用地扩张,反映政策变迁的虚拟变量对中部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的对策建议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