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文章基于2016年辽宁、福建、江西、湖南、陕西、甘肃和云南7个省份3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t回归分析,研究了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林地面积、是否有林业贴息贷款、是否加入农民林业合作社、是否拿到过林业补贴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引导和规范林权流转,提高适度经营规模;加大贴息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合作经营,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优化林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公益林的主要经营管护主体,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直接决定着林业生态绩效。为保证公益林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政府一方面通过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林权抵押贷款等政策限制公益林农户林权,另一方面又通过生态补偿缓解林权限制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以公益林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Panel Tobit模型实证研究林权限制、生态补偿对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影响,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出几个特征。一是林权限制方面。相比不清楚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公益林农户,了解该政策的农户林业管护行为发生概率显著降低18.8%;林木采伐管理政策对因变量不显著。二是生态补偿方面。相比不清楚生态补贴兑现情况的公益林农户,了解公益林生态补偿兑现情况的农户林业管护行为发生概率显著提高19.5%;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因变量不显著。依据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实践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促进林区农户收入增长、及时兑现生态补贴、合理调整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等促进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省宜宾市364个农户调查数据,从借贷需求视角分析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特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表明,69.2%的被调查农户愿意选取林权抵押贷款,具有以生产投资性用途为主、贷款额度集中在2~4万元、贷款期限集中在3~5年的需求特点;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年龄、性别、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林地面积、家庭非劳动力比例、人均现金收入、距乡镇的距离、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川省5个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32个村508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行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过村干部、非农就业人数比重、是否获得过信用贷款、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林木林产品销售比例、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政府的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能否促进农户增收,是评价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厘清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在政策实施层面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在理论剖析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通过资本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要素配置影响农户收入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和浙江五省跟踪调研获得的9期非平衡面板2202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等实证检验了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林业收入、非农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发现,林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会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来增加农户的各项收入,即劳动力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被证实。然而,林地资本投入的中介效应未被证实,可能因为林业投入产出的滞后性导致近几年的资本投入尚未对林地产出和收益产生影响;同时林地流转的中介效应也未被证实,原因可能是调研地区农户流出林地较少,导致林地流转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放松对林权抵押贷款用途的限制,为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提供资金并促进增收;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包括林权在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系统,促进林地流转市场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市为倒,利用对辽中、法库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利用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资金使用去向、满意程度等,剖析了非贷款农户未参与抵押贷款的原因,对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有48%的农户将抵押贷款用于扩大非林业领域生产活动,这与国家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初衷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贷款利率高低和还款期长短等因素对林权抵押贷款有显著影响,即当前林权抵押贷款利率较高和贷款期限过短是制约林权抵押贷款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非贷款农户不选择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信贷管制的存在是否会抑制制度目标的实现,即信贷管制会影响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文章以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为例,检验了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的信贷管制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理论剖析了信贷管制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存在直接抑制效应、需求抑制效应以及价值抑制效应的基础上,运用集体林区6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文本与24个村465个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总效应和内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信贷管制强度较高,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呈现负向影响,未能缓解农户信贷约束问题。同时,内在机制检验结果发现直接抑制效应和价值抑制效应并存,但由于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不够熟悉,导致需求抑制效应未被证实。据此,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并在村级层面广泛宣传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多渠道增强农户信贷可得性。文章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具体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撑,更能为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及缓解贫困等"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200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林业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林业发展,改善林区民生等方面初见成效,对林区职工和农户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文从林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入手,总结分析林业补贴政策对职工和农户家庭收入、林业投入、生产积极性、满意度、风险度、森林保险以及抵押贷款方面的影响,为更好地实施林业补贴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供给两方面,分析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因素,得出阻碍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户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金融机构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三明市推行的金融产品"福林贷"为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提出通过开发提升涉林金融产品,健全林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探索简化林权抵押评估手续,消除影响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的障碍因素,提高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0.
《林权证》作为农户对其所拥有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法凭证,使得山区农户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押物。作为一种正式的融资渠道,林权抵押贷款无疑会对农户的融资偏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地区3县(市)598户样本农户融资偏好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农户在资金需求时首先会求助于正式渠道,其中林权抵押贷款对于农户的融资偏好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户均拥有的林地面积、户主年龄、贷款用途限制、政策性信贷补贴是影响农户偏好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6年福建省林权改革监测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福建省欠发达山区林农参与碳汇林生产经营意愿的因素;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碳汇林项目经营意愿是否有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于碳汇林项目的响应程度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全体受访对象和非贫困户,是否参加过碳汇林生产培训、家庭林地面积、家庭林业总收入对提高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木材采伐销售收入反向影响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愿;对于贫困户,是否参加过碳汇林生产培训显著影响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经营的意愿。因此,提高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碳汇林经营意愿应各有侧重,在政策的制定上应给予贫困户一定的倾斜,调动贫困户的经营积极性,拓宽收入渠道,最终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对中国林权抵押贷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5种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从林农、金融机构、政府部门3个主体出发,提出了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对策:林农要不断完善自我和主动出击,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和加强监督,政府部门则要不断创新环境并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浏阳市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为例,从林农视角出发,总结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林农收入低,对林业前途的预期不高;缺少资金,林权抵押贷款困难;缺乏组织和技术,产业化程度和经营质量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进行林业补贴,提高林农经营积极性;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加强组织和技术服务,提高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1497个样本农户8年的长期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生产函数,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对不同类型农户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⑴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增加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户单位面积林业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但降低了纯农户的林业投入;⑵森林保险对纯农户单位面积林业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的影响比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户积极;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户林业投入的影响优于纯农户。因此,政策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需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最大限度地考虑不同类型农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选取环首都地区的丰宁县143户农户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果满意度的调研,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和二项Logistic模型对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果不满意;户主是否村干部、户主年龄、林地分配是否合理、集体林改了解程度对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丰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未明显达到政策目标。提出丰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效果如何得到提高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基于研究,得到通过扩展林业收入来源来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户收入增加等政策目标以及通过教育援助提高生态区域人力资本等启示。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1年对全国22省(区、市)76村105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跟踪观察了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庄实践态势,并对其经济、社会绩效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近7成的农户领到林权证,与林改前相比,样本户的承包山总面积累计有10%左右的增加;农户对国家林业政策稳定性仍有疑虑;部分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面临一些困难。研究表明: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户对林地的投入有所增加;林农收入有所增加;社会资金向林产业积聚,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提高;林下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以后我国的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文献的梳理归整,重点对林权抵押贷款中涉及的理论基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贷款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的森林资源所对应的资产评估和贷款模式进行了分类汇总。在林权抵押贷款实证研究汇总中,对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运行模式及其内容或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了目前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的研究在基础理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抵押贷款的模式创新以及众学者提出的问题和对策针对性方面均有所欠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保工程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之间存在着天保工程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不明确;农户参与林改的热情不高;林改有关政策与天保工程措施相冲突;林农与国家利益如何协调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国家与林农对森林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明确天保工程区开展林改的范围及分类保护;完善相关政策;调整林木采伐管理措施等相应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