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2021年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问答”板块上的互动数据为样本,采用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股利关注”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股利关注”通过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现金股利分配。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配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强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投资者对于股利政策的偏好差别。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股利而言,在上涨和下跌的市场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不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在平稳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对于股票股利而言,在上涨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下跌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不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平稳行情中,投资者对于是否发放股票股利没有显著的偏好差异。在上涨和下跌的市场行情中,超能力派现和高送转不会改变投资者的偏好;在平稳行情中,只有正常派现和正常送转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超能力派现行为无益于上市公司,高送转还会损害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应计利润、现金流量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有关这种影响作用的假设;其次利用2003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验证了现金流量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应计利润越多的公司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研究表明,股利可以起到一定信号传递的作用,特别是现金股利,可以帮投资者甄别品质不同的公司,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5.
现金股利政策,决定了机构投资者的收益模式选择——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抑或短期频繁买卖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能否帮助上市公司提升公司价值。论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7159个年度观察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当且仅当上市公司(连续)发放(较高)现金股利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才能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而且此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还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计量模型选择、变量度量等问题后仍然稳健成立。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07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呈现增多的趋势,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企业规模与股票分配决策无关。  相似文献   

7.
全怡  梁上坤  付宇翔 《金融研究》2016,437(11):63-79
股利分配不仅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以中国1999-2012年沪、深A股盈利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2)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强化了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3)银企关联有助于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出于再融资考虑,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反而发放了更多的现金股利,体现出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现金股利影响因素和货币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我国股利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相比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更有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非流通股股东对于现金的需求。研究还发现,如果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现金股利,则市场反应更积极,这说明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但是,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要显著小于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这可能是市场担心非流通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政策视为上市公司传递的一种"信号"而非解决传统代理冲突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路  罗婷  岳衡 《金融研究》2015,425(11):142-158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探讨首次公开发行超募资金的不同投向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随着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增加而提高,超募资金为现金股利的发放提供了“资金源”。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超募资金补充流动性的程度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更显著,说明大股东攫取上市公司、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程度和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负相关,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市场反应比大股东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更为消极。作为少有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超募资金投向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的文章,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文献,其研究结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金融研究》2018,454(4):172-189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同的股利派发政策又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以2005-2009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10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股权结构、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度越高、国有控股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投资者寻求权益回报的一种渠道,也可以成为控股股东进行公司资源转移的隐蔽工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和股利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企业价值与是否支付股利、与每股现金股利和现金股利支付率关系作分析;并对大规模公司和小规模公司的发放股利、现金股利支付情况作分析。公司规模在大规模公司的回归中没有通过假设检验,说明在大规模企业里,规模效应已经达成,上市公司提升企业价值的侧重点已不放在扩大企业规模上。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4,(22)
现金股利政策是当代公司财务管理重要内容,良好的现金股利政策,能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激发投资者的持续投资,使公司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以现金股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然后分析公司现金股利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规范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否直接或以现金股利方式间接侵占公司资金一直是困绕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性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发现现金股利和资金侵占同是大股东实现其股权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二者具有可替代性,协整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二者不是弱外生变量。本文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资金侵占结合起来考虑,发现国有控股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在前一阶段最高;国有法人控股的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水平在后两阶段最高,但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低;社会法人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与国有法人控股股东无异,但其控股的公司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为严重;国有股控股的公司,其资金被侵占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本文通过对公司股利政策的连续考察发现随着证监会推进上市公司改革的逐步深入,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减少了对上市公司资金的直接侵占,但现金股利形式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6.
吴建军  王政 《时代金融》2013,(14):194-195,197
作为社会的一员,上市公司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现金股利的发放与否也不例外。本文以2003年至20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外部因素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意愿的关系。实证发现:经济增长越快,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越低;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情况,通货膨胀率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成正相关;2008年以后法律法规的指引作用对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产生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与公司管理层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原因是随着管理层能力的提升,其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基于代理理论控制自由现金流以及信号理论向外界传导有关于企业与管理层声誉的有利信号的目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管理层能够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增强自身的能力效应,即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正向调节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还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15)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监管层面和投资者的重视,现金股利政策可以通过降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源来降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我国现金股利分配现状,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控制与现金股利分配机制之间的关系,为解释代理成本的抑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现金股利政策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一直以来颇受关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盈余管理的有关研究成果:申请配股的公司必须达到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6%的资格线,为此,上市公司采用的手段之一是发放现金股利,以减少净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为发放现金股利,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适度的盈余管理能够传递公司的利好信息,这与现金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相似,因此,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会有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汪旻 《中国外资》2013,(16):12-14,17
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规范市场行为和完善公司治理,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大股东仍有可能由原来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变成对公司和二级市场双重控制。研究第一大股东利益侵占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有利于上市公司规范市场行为和完善公司治理,减少大股东通过"隧道挖掘"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蚀,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对我国资产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和现金股利分配的背景,提出了3个假设。通过建立相关模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所有的假设进行检验,验证了第一大股东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显著关系,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与资金侵占具有负相关关系。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