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其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而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这种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结果,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意愿,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解释依据。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上市公司A股市场2008—2012年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Logit回归考量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成熟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越高,且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公司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及分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暗含了生命周期的特征。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证监会分行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  相似文献   

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解释依据。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上市公司A股市场2008—2012年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Logit回归考量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成熟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越高,且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公司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及分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暗含了生命周期的特征。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证监会分行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选取2000~2006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采用专门方法来区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来检验上市公司是否会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调整其现金股利政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及现金股利支付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确会基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股利政策,但会受到证监会配股增发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股利支付和资本利得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不够显著,A股上市公司虽然具有较高的股利支付倾向,但股利支付率和资本利得属性较弱;股利支付行为迎合监管动机较强,融资分红特征明显,股票股利支付行为具有高送转特征;资本市场估值中枢下移,指数波动性较高,资本利得属性较差。美股上市公司虽然股利支付意愿不及A股,但股利支付率和资本利得属性较强,且上市公司不存在明显的融资分红倾向。基于此,本文从控股股东属性、企业生命周期、管理层侵占行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环境四个维度对A股市场财富效应水平展开深入探讨,并从提升公司质量、改善盈利能力、调整投资者结构、加强市场建设、优化股利监管制度五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红是投资人赚取合理报酬的重要途径,现金股利发放的持续性和发放水平更是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尺。本文选取了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00-2018年的数据,将公司寿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并构建模型研究不同寿命周期企业分红意愿、分红持续性及分红水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红意愿及持续性不具有生命周期特征,股利支付水平符合生命周期理论。此外,本文采用分组描述性统计发现:在半强制分红政策颁布之前,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分红意愿和分红持续性不适用生命周期论,而不合理性在政策颁布后得到改善;分红水平在政策前后均适用生命周期假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留存收益权益比RE/TE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变量,并通过Logit模型检验了RE/TE与其他控制变量对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倾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最后建议证监会可要求企业采用与生命周期相挂钩的现金分红政策,并加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8.
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公司治理变量研究表明,虽然股改矫正了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使股改后当存在增长机会时,公司会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作为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成本工具的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股改前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股权结构变量并未发生变化,股改前后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而流通(非限售)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捆绑效应的视角,结合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发展前景优良但境外融资困难的特殊背景,本文分析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了在不同市场交叉上市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更少,表现为与非交叉上市公司相比,A+B股与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更低;而与其他A+H股交叉上市公司相比,A+H+N股交叉上市公司亦倾向于发放更少的现金股利。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弱化交叉上市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2006~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考量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显著的差异,公司盈利能力是形成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现金股利政策差异的显著原因。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公司治理结构差别不大,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政策视为上市公司传递的一种"信号"而非解决传统代理冲突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过度自信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波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存在过度自信高管的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自信高管的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支付股利上随意性更大,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连续性上也更差;而在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稳定性上,高管的过度自信心理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为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波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收政策的不断发展为研究上市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税收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基于作用路径检验发现,税收激励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成长性低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税收激励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9年至2014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上一年度变化引起的股价波动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同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变化导致的市场反应均显著为负,说明了我国投资者并不重视现金股利这一上市公司分红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管学术经历对于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拥有学术型高管的企业更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同时学术型高管通过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来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发放倾向;内部环境较差的企业,高管的学术经历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外部监管环境的差异对两者关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2013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利分配的特点,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存在负的相关关系,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水平也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实践中,常见的股利支付方式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或者两种方式兼有的组合分配方式。上市公司在实施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利润分配方案时,有时也会同时实施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案,但转增并不是股利支付方式。此外,公司还可以使用财产和负债支付方式支付股利。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而以企业实物产品、服务作为股利支付方式的在国内外都不多见。负债股利是公司以负债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有发行公司债券抵付股利的。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这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公司盈余质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我们先将2016年度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中支付股利与未支付股利的上市公司分成2大类。然后将这两大类的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对比和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总资产净利润率和营业利润贡献率回归结果显著。表示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持续性对于企业发放股利非常重要。一个盈利能力强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比较适合于支付股利。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相比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更有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非流通股股东对于现金的需求。研究还发现,如果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现金股利,则市场反应更积极,这说明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但是,非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要显著小于非流通股比率低的公司,这可能是市场担心非流通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股利发放的倾向和水平起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促进现金股利的发放;异质性研究表明,在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金融促进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水平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