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020年11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规模做出明确限制,如何有效治理消费金融公司的违规行为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将激励机制纳入分析框架,研究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在动态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并借助理论建模分析二者演化博弈均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外部性,隐含了演化稳定策略的存在性;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的利益不一致,使得博弈系统可能存在不稳定状态;博弈系统是否存在稳定组合策略取决于监管成本与社会损失的相对大小以及违规发行超额获利与违规处罚和合规激励之和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虽然改变了我国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但其自身发展乱象丛生。我国现行中央集权制的监管体系易导致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地方监管部门"合谋"而造成金融腐败。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互联网金融"寻租"及与地方监管部门"官商勾结"变量,建立中央监管部门、地方监管部门、互联网金融机构间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期通过三方的动态博弈均衡解找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策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公平、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娴  阴祁媛 《金卡工程》2009,13(7):192-193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的动态循环博弈的发展过程中降低金融风险的核心环节.其约束理论--声誉资本模型的统治地位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而瓦解.本文试图引入一种新机制,即在功能性监管模式下,提取信用评级机构的部分收益,通过监管机构与市场的双重检验,确定该部分收益的处理方式;并运用博弈模型分析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非对称进化博弈理论,构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的长期动态博弈关系,得到创新与监管的长期进化稳定均衡点,分析了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监管机构监管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监管机构处罚机制、建立事前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法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探寻数字金融监管创新的理论逻辑,运用法经济学善用的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对监管机关、数字金融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三方演化博弈及稳定性策略分析,考虑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监管思路创新,明确监管对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驱动作用;监管机制创新,探索并完善试验性监管机制,实现监管的提前介入;监管手段创新,充分利用监管科技,使不同阶段的监管激励手段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尽管第三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能有效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但其中涉及的博弈问题可能会产生评价结果偏差.从静态博弈与动态演化博弈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第三方评价机构和被评价单位之间的博弈关系及不同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和相关实践表明,委托方应加大第三方评价机构与被评价单位的违规成本和惩罚程度,转变相关理念,变"罚"为"奖",加大信息披露的程度并在法律、制度层面给予保障、引导和规范,以推进相关评价工作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不仅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两大永恒主题,而且又是一对矛盾的两极,金融监管刺激金融创新产生,又在不断调整中促使更进一步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矛盾对立,形成了"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动态循环博弈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P2P网络借贷发展、监管现状阐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两个层次,构建P2P网贷平台之间、P2P网贷平台与监管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P2P网贷平台群体行为分析,观察其接受监管意愿大小的决定因素;通过对P2P网贷平台和监管机构两大种群的策略选择组合分析,得出监管部门监管效益高低的决定因素,并经由相关参数的推演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和规范机制的路径选择,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限理性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两者都饱受质疑。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运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分别对金融机构间的对称博弈关系和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均衡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实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间金融是金融领域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关于是否能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又是民间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民间金融临管问题还是个崭新的课题,有些学者的研究仪从民间金融自身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本文把作者此前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又从监管机构的视角分析实施监管的可行性.然后,利用完全完美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前后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实证理论比较分析,论证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的进步与金融产品的演化给金融监管部门带来诸多挑战,而如何将"创新"与"合规"进行有机统一,是监管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监管科技通过现代、前沿的科学技术逐步减少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风险,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当前国际上相对成熟的金融科技监管方式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严格式监管和以英国为代表的积极式监管两种。这两国监管科技发展在机制设计方面体现为建立咨询协调与研发机构,全方位把控行业发展动态,着力培育各种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计划与项目的开展,促使各机构各司其职和审慎履职,建立金融创新交流机制等方面。未来,我国不仅应谋划监管科技发展,打造长远发展规划,而且应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健全技术准则标准,强化多层面的统筹协调,更应推动构建监管层与市场间有效沟通的机制以及建立高效的信息披露机制,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诸多领域对商业银行业务发起挑战,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建立了两者演化博弈的捕鹿模型,旨在探讨使双方最为“满意”的演化稳定战略(ESS).研究结果显示,双方经过动态博弈之后,其中多数个体最终将选择相互合作;其余少数个体如不改变竞争策略,则将会在演化过程中消失.而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最终选择何种演化稳定战略,还要取决于参与者的初始禀赋以及系统的制度安排.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双方如何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互利合作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公平有序的监管环境,从而压缩监管套利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深刻改变着金融业态、重塑金融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垄断风险等新型风险。面对新型风险挑战,传统监管面临监管法律滞后或监管真空等问题,由此凸显出对金融科技监管进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提出的各种挑战以及现实监管难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监管沙盒",实现监管者、金融科技企业、消费者等各方的多元共治,进而有效改善监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增强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不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从博弈走向合作共赢。本文建议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统筹协调,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出台"监管沙盒"的相关规则,制定一个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统一的"监管沙盒",以实现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有效监管,在更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科技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朱玲 《金融纵横》2014,(4):61-65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的战略已逐渐成熟,内部关联交易日益增多,由此可能带来各类风险的隐匿和传染,其复杂性和破坏性也相应加大。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监管模型,深入分析博弈的动态趋势和稳定性,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演化博弈为视角,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小微企业与银行间信贷行为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长期演化均衡结果为:双方同时选择"合作"或"不合作"两种策略,并且均衡结果是由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及最初策略选择决定的。在排除一切制度安排因素条件下,动态演化博弈结果将倾向于双方同时选择"不合作"策略,故提出了使演化结果向双方同时选择"合作"策略收敛的对策,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作为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形式的新锐代表,网络借贷被视为实现普惠金融和金融公平价值的有力工具。网络借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兼具金融及互联网的相关特性,意味着网络借贷自始与风险相生相伴。由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动态博弈关系,需要准确定位监管层在网络借贷发展中的角色。良好的监管尺度需要兼顾“效率”与“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总体上应当体现开放性、包容性与有效性。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当通过转变监管模式、完善法律体系、提升专业能力、健全征信体系来回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合正规金融的规模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构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相关,并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此外,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双方因合作所投入的初始成本、以及其贴现因子是影响二者合作竞争关系演变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规避监管,商业银行往往会有隐匿不良贷款的冲动,账面不良贷款数据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厘清不良贷款监管博弈机制,得到相关启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权 《甘肃金融》2018,(2):44-50
文章基于稳定策略(ESS)构建博弈模型,对普惠金融制度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政府部门政策导向之间的演化、收敛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模型参数满足不同条件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出现多种稳定均衡;强制性的行政推动可能造成"监管越位",健全差异化的行政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鼓励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增信及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力量等途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溢价,有效抑制金融排斥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企业责任理论、监管理论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企业责任与监管机构的博弈模型,并将具体的乳制品行业引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对企业责任和机构监管的博弈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