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关于银行破产的规定较为薄弱。德国银行业与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其银行破产也是以普通破产法为一般适用,立法模式与我国接近。通过简要探析德国银行破产相关规定,对完善我国银行破产制度提出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部门在银行破产中的话语权,重视破产预防、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银行在清收不良贷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使得银行既需要申报破产债权.也需要向保证人行使追偿权,这将产生以下法律问题。须引起银行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3.
丁艳 《中国金融》2007,(9):27-29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明确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因此,如何尽快制定专门适用于银行破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并对监管机构在其中的定位加以合理界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选取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披露的7309家银行2006-2013年上半年的季度财务数据,将其分为破产和未破产两组,研究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总额分别占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占比波动幅度与银行破产的关系.分组研究表明:破产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性在所有项目的占比波动中最大,呈现出“先升后降”具有“拐点”的走势.并对破产银行组中在统计期间内破产的全部484家破产银行进行单个银行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分析,得出了与分组研究一致的结论.其次,文章提出按照流动性资产占比波动率的极差R值将银行的破产倾向量化并分为“标准级、风险级和破产级”三个等级的构想,对样本银行中未破产的6825家银行的破产倾向进行了等级划分,以实现通过量化破产倾向等级、预测破产发生时间对银行破产进行预警的目标.最后,运用2007-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15家上市银行的破产倾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金融业务的特殊性以及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各国都对银行破产持谨慎态度,选择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可以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破产清偿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储蓄存款人的优先地位、在法律中做出"太大不能倒"的规定,整合现有法律法规,实现银行破产立法的同一化、体例化。  相似文献   

6.
银行破产程序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业的发展需要破产程序,但银行的特殊性要求适用专门的破产程序。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银行的破产程序中,存款保险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安排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为了在中国建立有效的银行退出机制,需要在破产处置主体、存款保险和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29日.国有控股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资上亏损5.5亿美元,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被称为“中航油事件”.该事件是著名“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10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曾因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破产。  相似文献   

8.
作为银行竞争的退出机制,银行破产曾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金融的正常运行。为此,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成为银行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着存款保险、信息披露、破产预防、破产域外效力、破产责任等几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并且,现行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以行政手段替代法律法规不仅不能消除系统风险,而且扭曲了市场机制;用国家信用为银行信用担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破坏了竞争规则。因此,当前行之有效的解决银行破产理论和实际障碍的方法是单独制定一部《商业银行破产法》。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银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但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破产具有危险传染效应,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宣告商业银行破产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予以特别规定。而与世界各国成熟的银行破产立法与实践相比,我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商业银行破产原因,导致危机银行得不到及时处理,一旦信用破产,资产危机加剧恶化,损害公共利益,因而必须对商业银行破产原因进行严格界定,以使破产程序启动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跨国银行破产域外效力问题是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因法律传统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存在着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冲突。如何协调这一冲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各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构建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多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困难,导致银行破产或被国有化.我国虽未发生银行破产事件,但为了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应当对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处理制度进行规范.在《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之后,我国的金融安全网制度进一步完善,但就人民法院宣告银行破产之前,各种制度如何协调,以及银行破产的法律细则等制度,国务院并没有颁布详细规定.因此,应当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的单行法律法规、明确银行破产的标准、确立在破产过程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应当对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事项中的职权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采取违规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是企业逃废债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违规破产的主要特征是将企业财产变卖后,一次性支付职工安置费用,致使银行债权得不到受偿,大量的银行贷款被逃废。2002年湖南专员办对省工行、农行系统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堪忧,亟待解决。一、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现状2001年12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0.6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37.1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4.63%。截至2002年9月,省工行、农行系统改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151.2亿元,其中企业违规破产逃废债41.9亿元,占改制企业逃废债总额的27.72%,比上年净增长4.8亿元,增长12.94%。二、企业违规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企业在不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调账、藏匿资产、虚报负债等手段,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  相似文献   

13.
徐佶 《浙江金融》2006,(9):31-32,18
近年来,国际、国内金融机构的风险不断显现与发生.且来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和发展.也对国内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九十年代金融危机尤为严重.如美国富兰克林银行破产、意大利阿姆伯西诺银行倒闭、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破产.以及近年来国内的发生几起特大金融案件。这一系列金融危机和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一不与内部控制薄弱有关。给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带入了谷底,银行破产问题成为国内外金融界热议的话题,备受瞩目。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银行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风险和危机需要重点关注,因此,银行破产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拟就银行破产有关问题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对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应有的人性关怀。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理论与实践仍停滞于原始阶段。因此,进行现实的分析,并在立法上进行一定的矫正思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银行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稳赚不赔、安全可靠。尤其是老一辈人,对银行实力深信不疑,甚至把畢生的积蓄都存在银行里。但银行真的没风险吗?事实上并非如此,银行也会破产!在国外,银行破产并不稀奇。  相似文献   

17.
李艳丽  田鑫 《上海金融》2006,91(11):38-41
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对有问题银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破产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银行体系的特殊性以及脆弱性又要求在引进破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建立两者间合理的协调机制,通过内外约束机制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效率,为银行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一个企业由“羞于破产”到“争相破产”的转变过程。企业希望通过破产赖掉自己的债务,同时为安置职工找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这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债权人对破产感到恐惧和忧虑,而债务人申请破产的积极性又异常高涨的这种矛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其中对银行债权的冲击最大,企业破产几乎可以和逃废银行债务划上等号,银行破产债权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亟待研究与治理。  相似文献   

19.
银行、企业和政府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改革的许多焦点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得以体现,其间是以转移和牺牲银行利益为代价的.正式破产法基本结束了企业关闭破产的行政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债权受偿率的提高.但司法实践层面卜银行仍面临担保物权合同制度设计、诉讼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压力.作为一种司法干预机制,破产申请程序对市场风险具有再分配功能,并对银行自主经营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Insurance System,缩写DIS)是指根据公开实施的法律对面临支付危机或破产银行的存款人给予一定支付保障的制度。存款保险的产生是以银行破产风险的存在为前提的。本文通过对银行破产风险和央行监管局限性两方面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