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丽华 《青海金融》2019,(12):45-48
201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引导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企发债融资,以修复民企融资的市场环境和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有竞争力的民企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由此成为此轮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主要支持工具。本文分析了此轮CRMW重启发行的总体进展与主要特点,指出商业银行作为推动CRMW发行的主要创设机构,面临着风险下沉意愿有限、CRMW资本计提规则不明确以及信用风险过度集中等问题,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最后,建议今后应从市场配套制度建设、激励创设机构信用下沉、明确监管细则以及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类型等方面入手,为CRMW等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翟舒毅 《新金融》2019,(1):47-51
由于发行主体评级下调以及债券违约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难度增大,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凸显。我国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难的直接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增加信用,为企业以及企业债券提供"保险"。尽管我国信用风险衍生品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仍需培育,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已经初步展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作用以及对各参与主体的强大吸引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将成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金融衍生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于标的债务违约风险认定,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难题.但进一步研究显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缓解效果逐渐下降,主要在于参考实体重复创设较为普遍,且向高评级发行人集中.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及认可度,扩大参考实体及标的的债务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4.
2018年以来,作为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利用中国企业数据检验了CRMW产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发行促进了非上市企业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还对CRMW产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投资的渠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CRMW产品对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信贷融资渠道而非债券渠道。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当前资本市场中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的解读,为政策制定者利用该产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更充分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融资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信用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信用风险缓释市场亟待发展创新。不应受金融危机阴霾影响而拒绝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内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当前我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有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交易规模。金融业应正确认识信用风险缓释市场的功能,认真研究市场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价机制,提升信用风险缓释市场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主要是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可填补我国信用衍生品发展空白。2010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下称《指引》),先后推出CRMA、CRMW、CDS和CLN工具。2018年推出了修订版《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版CDS的正式起步。通过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做好信用增进服务,可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银行间市场推出人民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丰富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市场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开创新途径。文章基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经济周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信用债券、利率掉期套利等角度,探讨了人民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市场应用策略,并展望了其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践机制,并以浙江为例探索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实现路径和难点所在。研究发现:浙江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实践探索持续协调发展,在创设主体、标的债务、凭证定价等三方面呈现趋优转向,但其发展仍受认知差异、计量规则、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等复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光  赵茜  王宇光 《金融研究》2019,474(12):187-206
本文考察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支持工具政策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支持工具政策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和CRMW(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保险效应,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券的发行成本并提升债券发行成功率。同时,较强的政策信号传递效应使得这一政策具有普惠性影响,对不同信用资质的民营企业均有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在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这一政策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依然显著。对CRMW保险效应进一步研究则显示,虽然CRMW能提升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成功率,但其降低债券发行价格的作用并不明显,表明现阶段CRMW主要能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本文不仅为理解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支持工具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大样本经验证据,而且在实践上为科学运用、发展CRMW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则可以将风险从资产中剥离出来,不仅有利于丰富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完善风险损失的市场化分担机制,而且可以促进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试点最新进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中国银行间市场2010年创新试点推出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它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贷款等信用产品的信用风险剥离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其推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特征。通过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中投资主体培育、市场定价、做市商机制、信息披露、市场外部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信用缓释工具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完善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有利于商业银行等投资者动态、专业地管理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一个"2+N"的创新产品体系,以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CRM Agreement)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CRM Warrant)为核心产品,同时还包含了今后市场成员可进行自主创新的其他简单的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其核心功能在于建立信用风险市场化配置机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CRMA是典型的传统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工具,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而买方则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投资研究》2011,(7):89-97
最新公布的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业充分吸取金融危机教训,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国银行间市场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具有多项创新价值,发挥了本土市场成功经验。从微观角度,该工具有助于提高信用风险动态管理能力、丰富资本管理手段、支持逆周期管理和灵活平衡集中度;从宏观角度,该工具有助于打造渐进式风险管理机制、强化资本约束并带动市场基础建设。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建议发挥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和非银行机构的辅助作用,完善交易机制、定价机制和会计处理,创新清算机制,并纳入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4.
李颖 《财务与金融》2012,(4):1-4,10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2010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创新试点推出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旨在将标的债务的信用风险剥离、定价,并将其转移给风险偏好投资者。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交易有利于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和防范系统风险,从而可以促进宏观金融平稳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作为创新产品,尽管对其参与商、工具创设、产品交易、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范,但缺乏相关的会计信息列报规范。本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有关规定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会计确认、计量与列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邵伟 《海南金融》2011,(8):18-21
随着我国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信用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信用风险缓释市场亟待发展创新.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在观念、认识和态度上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存在诸多不明.本文通过解析CRM市场结构、CDS定价机制,以及中国CRM市场发展对策,帮助金融从业人员正确认识CRM市场功能,提升CRM市场参与能力,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的模型外生因素,并基于信用利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标的主体财务杠杆率的变动、公司股权的波动率、标的债券的久期,以及标的主体的总资产规模均对债券的信用利差有显著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一个重要发现是,与经典的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解释相左,中国市场上的债券久期与其信用利差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们认为,合理解释是,此现象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审批机制有关,在中国市场,信用评级高、还债能力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通过长期债券的发行审批。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信用债券违约引起市场关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实时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四种产品指引,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分担机制.在详细比较四种产品的基础上,重点转向对新产品的会计处理问题:判断新产品的金融属性、财务担保属性并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分析后,文章运用实例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关乎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信用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我国的最新发展状况,通过比较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国际上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差距,寻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的正式启动,彰显我国坚持金融创新和继续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下一步,需通过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引导市场参与者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机制、促进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等途径,推进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读者观点     
科技企业是CRM的最佳试验田北京张众信用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简单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以科技企业作为CRM的试验田,帮助科技企业取得银行信贷支持,对促进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结合、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