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德国民法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分别规定以来,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更加被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其间并不存在制度上的联系.通过分析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识物权的含义与性质,结合时效的构成要件,分析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作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安连成 《中国外资》2010,(2):167-168
自德国民法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分别规定以来,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更加被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其间并不存在制度上的联系,通过分析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识物权的含义与性质,结合时效的构成要件,分析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作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谢晶磊 《金卡工程》2009,13(10):57-57
全文时于<罗马法>中取得时效制度概念以及构成要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出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方晓宇 《时代金融》2011,(29):37-38,46
时效取得制度为民法上一项重要制度,各国立法均有规定。本文就各国对时效取得的规定为简要的介绍,以探究其制度构造,并就英美法与大陆法两大法系间的不同规则及立法理念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将来在民法典中规定时效取得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个分支,其时效制度在行政处罚时效制度基本规定的基础上构建而成,但又具有自身的特色,该项制度的设立及落实无论是对税务机关实施税务行政处罚还是对纳税人权益保障都是有利的。时效制度,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便会依法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制度。时效并非为行政处罚法所独有,民法、刑法等部门法也都有自己的时效,如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刑法上的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行政处罚时效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对切实保证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处罚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个分支,其时效制度在行政处罚时效制度基本规定的基础上构建而成,但又具有自身的特色,该项制度的设立及落实无论是对税务机关实施税务行政处罚还是对纳税人权益保障都是有利的。税务行政处罚时效制度是对税务行政处罚予以时间限制的程序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要求税务机关及时行使处罚权,也可要求受处罚人及利害关系人及时行使其程序上的权利。当税务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处罚决定或不执行处罚决定,即发生有利于受处罚人的结果;当受处罚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其程序上的权利时即丧失其权利。其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有限责任事务所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办理登记,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办理登记.事务所在设立、合并、分立、变更、解散、清算、注销、设立分支机构的过程中,应当了解有关法定时效,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工商登记手续,以免遭遇法律纠纷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7.
许雪燕 《金卡工程》2010,14(10):120-120
一般认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但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只是在法律效果上相同,其仅是所有权人丧失占有后导致其权利效力减弱的逻辑结果。而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却在逻辑功能、构成要件上都与动产的善意取得存在着共通之处。罗马法取得时效发挥着类似于善意取得的作用,两者名异而神似。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如:时效期间过短、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解决,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9.
司法机关为冤假错案平反是喜还是忧?对于冤假错案的受害人来说,他们最终重获的"正义"是及时的吗?迟到的正义依然还是正义吗?如果正义是有时效的,我们能不能通过设立一定的制度来具体量化正义的时效呢?最后又该如何让经常迟到的正义准时些呢?  相似文献   

10.
田月红 《金卡工程》2009,13(6):130-130
本文通过探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否定说与肯定说,分析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现实状况,认为不动产也应该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1.
石苗苗  张剑文 《金卡工程》2010,14(2):165-165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理论是在针对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而给相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所提出来的。由于审判机关在适用此制度时,缺少相应的程序法规定,往往没有达到此制度设立之初衷,所以本文就此制度的适用情况和审理时的证据认定、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做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中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其设立的宗旨是维护物权交易的动态安全,并调整物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现在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法所确定,但一般都是仅限于动产,对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现在新颁布的《物权法》对善意取得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正式确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既确定了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也确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这样符合我国国情,对维护交易秩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调整我国物权关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对于维护稳定的私法秩序、保护纳税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税收债权的核定时效与执行时效。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并非由税收债权成立之日起算,而是因核定时效期间与执行时效期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纳税人的行为构成税收犯罪,则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等同于相关罪名的刑事追诉时效。我国《税收征管法》之修改,宜明确区分税收债权的核定期间与执行期间,并分别规定其起算时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租赁登记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融资租赁公示制度不健全,导致《物权法》所确立的善意第三方取得制度严重危害了出租人利益,对融资租赁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维护租赁交易、担保交易、买卖交易安全,解决租赁权利设立的具有公信力的证据问题,需要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本文从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融资租赁登记的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完善善意取得制度,促进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何梦娇  路云  闫伟  常峰 《上海保险》2020,(12):44-46
自1998年设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我国又依次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三维分立态势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框架。但由于制度设计等原因,我国医保制度"先天"面临城乡分化、多元分割的问题(孙翎,2013),因此,推进三大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成为了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时效有没有 目前关于社保费补缴时效问题,存在着截然对立的观点,在实践中比较"混沌". 否定者认为补缴社保费不存在时效,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时候未缴、少缴社保费的违法行为,公民均可向社保机构投诉、举报,社保机构均可进行查处并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其法律依据主要是<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该条例于1999年1月22日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17.
叶锋 《云南金融》2012,(6X):310-310
我国公司法20条和64条规定公司人格否定制度。但对对构成要件、程序规则、法律效果规定极为粗陋,司法实践中判决对公司人格否定认定和理由之阐释也极为简单。本文运用判例比较方法,从德国司法实务对直索理论和美国司法实务对刺破公司面纱的见解,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立法和判决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叶锋 《时代金融》2012,(18):310+319
我国公司法20条和64条规定公司人格否定制度。但对对构成要件、程序规则、法律效果规定极为粗陋,司法实践中判决对公司人格否定认定和理由之阐释也极为简单。本文运用判例比较方法,从德国司法实务对直索理论和美国司法实务对刺破公司面纱的见解,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立法和判决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王美静 《金卡工程》2009,13(9):110-111
公司设立无效在广义上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设立失败,二是设立无效(狭义的设立无效).本文所称的公司设立无效仅指狭义的公司设立无效,即设立行为因存在严重瑕疵而被法院宣告无效,使已经成立的公司进入清算解散程序的法律制度.关于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商法典都有规定,如德国<股份公司法>,法国<商事公司法>,韩国<商法>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确立将会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本人对我国的公司设立无效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20.
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的“手护手”原则,它是从维护动产占有公信力这一立场出发,规定动产真实权利人对动产转让的善意受让人不得请求返回,只能对过错人请求赔偿。该原则客观上保护了交易安全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被英国普通法所吸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发达国家的立法机构逐步对原封建法制下的动产善意取得原则进行完善,又借鉴了罗马法的时效制度,形成了今天各国物权法和票据法中的善意取得法律制度。票据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是:1.受让人须非继受取得票据;2.受让是依票据法规定方式进行;3.受让人取得票据之时须无恶意或重大过失。我国1995年的票据立法之所以全面肯定善意取得制度,并且制定了无因票据、票据行为独立、限制票据人的抗辩等相配套的特别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