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制衡控股股东、维护中小股东利益、解决政企不分、提高上市公司专业化运作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独立董事不“独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功能交叉重叠、独立董事队伍结构不合理、独立董事权责不对等、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因此应采取有效对策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是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的制度。由于独立董事特有的独立性,使得独立董事一方面可以有效制约控股股东和经理层,遏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及独立判断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程度,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因此,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内幕交易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执行董事对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执行董事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发生;其次,不论是控股股东还是非控股股东委派的非执行董事都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对非执行董事抑制内幕交易的作用存在调节效应,二者均会削弱非执行董事与内幕交易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董事会治理作用和内幕交易的现有研究,为中国上市公司完善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担保问题谈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控股股东会通过种种手段在担保事项中获益,而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本文就目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提出优化股权结构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维护全体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独立性不强,形同虚设,股东法律保护程度低,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改善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制采用“累积投票制”,建立有效地股东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等。  相似文献   

6.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使董事会更公正地代表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借鉴国际市场经验,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其主要途径包括:虚假招股说明书、关联交易、股利政策、定向增发以及利润操纵。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不仅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还降低了控股股东自身的努力程度以及所享有的收益份额。通过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化、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推进"以股抵债"等金融创新,可以纠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行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使得董事会与控股大股东基本上捆绑在一起,董事会成了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一个工具,中小股东的权益被严重侵犯。引入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行为建立起制约机制,在许多治理结构严重缺位的上市公司中显得十分重要。审计委员会,作为上市公司的专业委员会,主要负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伟 《金卡工程》2009,13(12):210-210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上市公司结构改革的需要,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中国。在其实施的十几年过程中,独立董事制度在促进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其实质上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更大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公司的现状及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模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使董事会更公正地代表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针对创业板市场中民营企业比例较大的特点,借鉴国际市场经验,笔者认为,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将是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2~2008年深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本文以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专业性和薪酬等基本特征,考察了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独立董事薪酬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频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的比例对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提高其监督制约控股股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吴莉芳 《时代金融》2009,(5X):91-93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从西方引入的一项重要措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阻止大股东侵害国家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不当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3.
如何激励和约束公司管理人员,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核心内容。2005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手中,股东与代理人之间、大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经理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这为股权激励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连锁非控股股东的内部治理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行业内连锁持股与控股股东掏空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市场势力水平强化了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而机构投资者信息优势与行业连锁持股信息优势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连锁股东对企业控股股东自利性行为的抑制作用分别通过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对控股股东的退出威胁实现,具体路径为向持股单位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严重,经营不善,既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也有资本结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股权所有者利用法律赋予的特权,套牢了人力资本所有者,致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不仅造成经营者和股东目标不一致,而且企业的普通职工既没有监督能力,也失去了监督意愿,这是我国公司治理不力、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从股权结构方面分析,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股权过度集中、流通股比重偏低等问题,结果导致了法人治理上的漏洞:一是中小股东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监督积极性,控股股东则滥用控股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委托人的监督行为失效,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解决国有企业治理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范与治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环境显著地影响了控股股东“掏空”的行为。换言之,地区间政府干预市场越少、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地区的上市公司越不会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因而如何减少政府干预,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政府在减少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会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制定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遏止“掏空”的行为。这说明,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公共治理对公司层面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曾被誉为“名利双收”的阳光职业。但是,在上市公司纷纷聘请独立董事满足监管者要求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独立董事提出辞职,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更为有趣的是,很多独立董事在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后又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去任职,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独立董事“跳槽”究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激励,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声誉激励?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75个独立董事的“跳槽”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真实动机。首先,我们回顾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激励和声誉激励的分析框架。经济激励包括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付出,声誉激励包括企业知名度、企业隶属层级和任职风险。接着,我们对独立董事“跳槽”的真实动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跳槽”主要考虑的是上市公司知名度和任职风险等声誉因素,而不是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因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片面地强调独立董事的薪酬并不能达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果,声誉机制更能实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要更好地发挥治理效果。首先要解决独立董事任职并改善公司治理的原动力问题,这就要求形成配套的独立董事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声誉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会有培育独立董事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可能。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了公司治理的文献,而且对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股权集中度高、董事会制度不合理、监事会、独立董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上市公司与关联各方发生不公平关联交易,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功能、健全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来治理不公平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蕊  鲁桐 《海南金融》2009,(9):29-34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项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市场国家的公司治理制度。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完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抵消监事会失灵的作用,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对80家市值最大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的出席率、具有财务与管理背景的独立董事占独立董事总人数的比例等同公司的会计价值之间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从而得出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