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石现明 《西南金融》2007,(10):47-48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金融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专门的《外资银行监管法》,明确外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监管政策、监管机构和监管法律等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一面,并在借鉴典型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 二、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重构的思考 (一)国民待遇问题 国民待遇原则是WTO规则体系中促使各成员国开放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石所在,它决定着对外资金融机构权利与义务配置的基本原则.依据1994GATS第24条(该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在领土的地区与当局能遵守本规定的各项规定),它也是各成员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从这一点出发,作者认为我国新的外资银行监管立法应将该原则加入考虑,以免造成法律成本的增大.在WTO体系中,相关国民待遇的规定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跨境银行的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解决跨境银行监管问题的法律成就,然后对其核心内容以及涉及跨境银行监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和总结了新协议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影响和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相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如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契合,并提出了几点构想,以期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能更好的符合银行国际监管的发展趋势且尽早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茹 《上海金融》2003,(10):45-47
为履行入世承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同时,外资银行新颖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屡屡突破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因此,如何完善外资银行立法,使其既享有国民待遇,又减少对国内银行的冲击,已成为我国当前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从监管角度,并结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对我国外资银行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外资银行准入法制基本上都是以“新设进入”的方式为架构,而对外资银行“参股进入”的监管则非常薄弱。然而,实践表明,通过收购、参股国内商业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将是人世后外资银行的首选。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文章先探讨了外资银行首选参股进入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对外资银行的参股进入进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对银监会最近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展开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应法律监管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7.
资产风险集中度是各国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在对比各国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产集中度的监管规定基础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监管制度体系,一是根据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二是以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为基础,增强现有监管制度的弹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大额风险敞口定期报告及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日本银行业重组并购及我国入世后相关政策的调整,大连市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外汇业务呈现出新的经营特点:经营模式全球一体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其贷款客户实行全球授信。外资银行90%以上的贷款客户是其母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此类企业的贷款占用其母公司在外资银行总行的授信额度,实质上是境外母公司对其进行担保;二是统筹安排,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对利润小、操作繁琐的业务,外资银行总是根据其总行的安排,尽力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业协调及风险监管不理想、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与网络金融的发展不适应等诸多不足。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监管体制、调整监管策略、构建安全体系等措施来加强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引进外资银行时间较早、经济外向型程度高,对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尤为重视,其流动性管理特点比较鲜明,本文通过对比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总结归纳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四个最新动向,并提出了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本充足率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指标,本文通过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的对比,指出主要应从两方面完善我国现有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以杠杆比率(LeverageRatio)为核心,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为补充的双层混合动态监管制度框架;二是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其原因主要是信息披露不主动、信息披露的随意性较大、信息披露虚假、管理层监管不力等。有鉴于此,应改革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加快法律制度建设,以有效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上海金融》2007,(2):35-39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间金融的政策变化与属性争议使如何对其进行法律治理成为难题。我国目前主要以非法集资法律制度作为对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手段。然而非法集资法律制度秉承的金融抑制政策导向和机构监管逻辑使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使地方政府产生对其进行选择性执法的动力,从而在民间金融的规制上与中央政府构成博弈,导致非法集资法律制度规制失灵,并出现对民间金融的监管空白。只有通过功能监管改革,将所有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民间金融活动(无论合法与否)都纳入类型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中,才能有效避免监管空白,防止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此外,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内,还应当拓宽金融市场准入,并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权,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规制均衡,彻底解决我国的民间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架构的形成是在结合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局势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总的来说,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是朝着比较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背后市场进入虽放宽了,市场监管则加强了。当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变更和演进对于我国监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安排,是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也是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监管主体、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权行使机制等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业豁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学确立银监会行政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体系、优化规范监管行为等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新制定的《银行业监管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的成立,我国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对金融机构外汇机构业务监管职能的界定却不太明确,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卢昱 《时代金融》2013,(27):143-14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我国金融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定义入手,结合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立法,分析并指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适当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展迅速但缺乏相关法律监管。从中外第三方理财机构之比较中可以明白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特点。在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法律监管时应坚持法治、扶持、引导、公平等原则。与此同时,我国应运用具体措施如行业准入制度、职业准入制度、风险控制制度、探寻技术支持制度、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制度等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法律监管。此外,我国第三理财机构监管还应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