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行业经营效率。我国自2008年实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但现有研究并未定论偿付能力监管与财险行业经营效率的关系。首先基于财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框架,构建了偿付能力监管影响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概念模型;其次,构建了可实现多周期经营效率比较的网络DEA的动态扩展模型;再次,以2007—2011年期间19家财险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跨期比较行业经营效率,实证研究了偿付能力标准对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促进了财险业改善经营效率,而且偿付能力监管创造了让所有财险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公平竞争规则,促进了财险行业提高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DFA方法的中国财险业盈利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险业在过去十年问发展迅速,但保费收入的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优化经营效率的提高是财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本文尝试建立我国财险行业经营活动的动态财务分析模型,运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了未来五年财险行业净利润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投资、基金投...  相似文献   

3.
兼具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保障功能的短期健康保险已经成为我国财险公司多元化经营转型的重要部分.本文选取2014~2019年22家经营短期健康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窗口 SBM分析模型测算出各公司经营效率,揭示了财险业健康保险经营的效率趋势与改进路径,并且构建面板Tobit模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财险业短期健康保险经营效率总体较低,互联网财险公司经营效率较传统财险公司更不稳定;资产规模、人才储备、政策参与以及行业比重与财险业的短期健康保险经营效率正相关,而营业费用率则与经营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春海 《保险研究》2011,(10):22-29
研究国内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文献多采用DEA二阶段模型,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剥离环境和误差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运用能够调整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DEA三阶段分析方法,对2009年我国财险业的46家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外资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差距较大,我国大部分财险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需适度扩大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需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照主导行业的不同,将混业经营模式分为保险主导、银行主导、非银行金融主导、实业主导四类,研究不同混业模式下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银行、券商、信托、寿险、财险等金融牌照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大陆所有保险公司2007~2015年微观数据,运用SFA扩展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保险主导模式下保险公司表现出较好的混业优势,其次是非银行金融主导下的保险公司,二者均具有不错的资源整合能力;“银行、证券、信托”牌照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均有提升作用,但“1+1>2”混业聚合效应目前并不存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对牌照的过度争夺,会造成效率的损失;混业经营对寿险公司的影响超过财险公司;分险种来看,银行牌照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具有较为普遍的促进作用,寿险牌照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跨界经营方面,实业主导模式下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最低,同时保险公司控股实业参与经营,对效率的提升也不明显,仅对保险主导模式下公司的成本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1—2017年58家财险公司的面板数据和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构建DEA-Tobit面板模型,探究保险科技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保险科技与财险公司经营效率之间呈U形关系,即在互联网保险阶段,受资源投入不充分、新技术产出滞后性等因素影响,保险科技对财险公司经营效率产生消极影响,而在新技术赋能的保险科技阶段,科技的沉淀开始逐步释放效益,助推了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2)保险科技对中外资财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3)保险科技发展在长期可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销收入和资金运用收益来提高财险公司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7.
财产保险业承保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保和投资是财产保险业的两项主营业务,其中,承保业务是财险业的经营基础,其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险业的经营绩效,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财险业虽然保费收入在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但承保利润率却在逐年下降:2001-2002年财险业的承保利润率为6.31%和5.29%,2005-2006年下降到1.8l%和1.82%,2008年情况略有好转(因为证券市场低迷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迫使承保利润率必须回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财险业较低的经营绩效?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级单位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人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低于8.9年时,人力资本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当人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高于8.9年时,人力资本放缓了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发现人力资本和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与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这说明前期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后期人力资本抑制了第二产业发展,而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还没凸显,导致了人力资本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定价是国有商业银行行长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关键。本文从国有银行行长人力资本的特点入手,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人力资本价值理论的视野,探讨了行长人力资本价值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行长人力资本定价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几点合理进行行长人力资本定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之间存在生产技术异质性,采用共同前沿函数和非径向DEA方法构建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框架,对2006~2013年我国31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效率损失原因并揭示效率改善的潜力来源。研究发现:共同前沿下的经营效率水平,低于组别前沿下的情况,但显示了最佳技术条件下财险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最大改善潜力;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总体经营效率较高,中资公司效率高于外资公司,表明外资公司存在更大的效率改善空间;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是导致经营效率损失的两大来源,其中外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主要由技术无效造成,中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的原因则具有多样性;前者效率改善的策略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后者应根据效率损失来源的关键方面提出有针对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理解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对社保缴费制度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20年284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能够提高高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雇佣比,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员工人均薪酬两个渠道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效应在非国有、劳动密集型、小规模及高融资约束企业中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因此,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下调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审慎权衡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内在联系,警惕社保缴费负担降低过多反而会阻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选择教育经费为人力资本投入的替代指标,以1999~2009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不同省市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属于明显的长期投资,对旅游经济的效用在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但是长期效用十分显著;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这种分异受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综合影响;应根据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实际,立足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包括私人和公共)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运用我国四大经济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私人和公共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人力资本增量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并加以检验。结果主要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人力资本增量,人力资本增量对农村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农村私人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强调了教育投资而轻视了健康投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高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效率;四大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额与结构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人力资本产权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经营者代理问题的一种治理机制,符合理论逻辑。但从实践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经营者股权激励不仅在效率上存在逻辑悖论,而且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本文分析了经营者股权激励低效率的原因,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代理问题,应当确认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并赋予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在此基础上,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及构成、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方式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非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为考察对象,研究了欧盟Solvency Ⅱ与中国C-ROSS的差异,并利用中国保险市场60家财险公司的经验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olvency Ⅱ和C-ROSS对中国财险公司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存在差异。对于拥有传统业务结构的财险公司,Solvency Ⅱ对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更高,但是这种差距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缩小而减弱;对于以经营某些专业险种为主的财险公司,主营业务险种对两者差异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详细解释了Solvency Ⅱ与C-ROSS在非寿险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计算上的异同,对C-ROSS下一步的修订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产险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产险市场正面临着如何提升效率、维持竞争力的严峻考验。本文根据2004年~2009年20家中国内外资产险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我国产险市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演进趋势。实证结果显示,中资产险公司的规模效率高于外资合资公司,但在纯技术效率上要低于外资公司。外资公司整体效率虽然较低,但是在管理决策上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无效率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中国产险市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影响产险公司效率的环境因素来看,市场份额对产险公司的各项效率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分公司数对产险公司效率有正向的影响。通过一阶段DEA效率值和三阶段DEA效率值的比较,发现中国保险行业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因素对产险公司的经营来说还没有起到足够的正面推动作用,环境的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险公司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险业SBM效率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的三阶段DEA法,实证评估2005~2007年中国保险业的SBM效率。研究表明:若忽略松弛量的影响,对外生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因素不作控制,不仅会低估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而且还会使估计出的不同保险公司的效率相对值发生偏误;在对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进行调整后,2005~2007年保险业整体的平均SBM效率值达到0.76,比调整前上升25%;市场份额、规模、成立年数、资本结构都是对中国保险业SBM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高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是发挥高管人力资本效用进而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高管人力资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相关性更明显;管理层权力削弱了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但非国有企业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管理层权力加大了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相关性更明显;管理层权力削弱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永卫  李鑫  刘贯春 《金融研究》2022,510(12):74-92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否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员工雇佣数据,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作用渠道。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占比,即优化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且该效应在低融资约束企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证实,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进而促使企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同时增加了高管和普通员工的工资。上述结论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技能偏向性特征,有助于企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入理解企业劳动力结构升级变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number and severity of natural catastrophe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decade. As a result, there is now a shortage of capacity in the property catastrop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the 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insurance derivatives, particularly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s catastrophe options contracts, represent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These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enable the capital markets to provide the insurance industry with the reinsurance capacity it needs. The capital markets are willing to perform this role because of the new asset class characteristics of securitized insurance risk: positive excess returns and diversification benefits.
The article also demonstrates how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use insurance derivatives such as catastrophe options and catastrophe-linked bonds as effective, low-cost risk management tools. In review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strophe contracts to date, the authors report promising signs of growth and liquidity in these mark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