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延生  杨军 《海南金融》2008,67(3):66-69
我国《刑法》第180条规定,"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包括两类,即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其中"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是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的问题,关系到这两种内幕信息犯罪主体身份特征的解释,也关系到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该类人员属于特殊主体,但通过参照国外相关理论和考察我国立法精神,发现通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骆琦 《金卡工程》2008,12(10):13-14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内幕交易行为屡见不鲜.对于内幕交易行为的刑法规制,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争议,有待立法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是否应纳入内幕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内幕交易罪的抗辩事由;罚金的处罚依据.分别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解决措施.最后通过总结,做出了立法完善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单位作为主体从事内幕交易的案例呈增加之势。本文结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实践,结合近年典型单位内幕交易案例,并借鉴海外监管查处经验,着重讨论了单位内幕交易认定的一些疑难法律问题,诸如是否将单位作为违法主体以及是否处罚、如何认定单位知悉与利用内幕信息、如何区分单位内幕交易行为与个人内幕交易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内幕交易案件频发,无论是"杭萧钢构案",还是"上海祖龙内幕交易案"都在司法认定方面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较大争议。这充分表明,在认定内幕交易罪的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待解的难题。只有在对这些司法难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构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改善内幕交易行为的取证路径、强化内幕交易的执法力度、完善机制设计,才能破解司法难题,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保障证券法律法规得以遵守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德国反内幕交易犯罪机制很有特点,其行为样态的宽泛性、设置模式的灵活性以及处置机制的多样性,使得德国刑法能够有效防范内幕交易犯罪.中国在<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1997年<刑法>中都有对内幕交易罪之规定,但和德国内幕交易罪的刑事立法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因此中国<刑法>应当对德国内幕交易罪刑法规制的立法经验及理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美国《证券交易法》规则10b5—2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参照美国、台湾和日本的证券立法实践,对我国《证券法》中有关内幕交易主体的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我国《证券法》应将家庭成员、发行人和外部信息制造者纳入内幕交易的主体范围,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则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来,证监会等五部委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中提出,要抓紧制定涉及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保密制度,明确内幕信息范围、流转程序、保密措施和责任追究要求.这一意见,涉及到如何认定内幕交易罪中的内幕信息的范围和特征.<证券法>第75条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85条对于证券、期货内幕信息的含义和范围予以了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内幕信息具有秘密性和重要性两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帅 《海南金融》2014,(7):74-78
在司法实践中,内幕交易刑事判决一直极少,大量内幕交易案件被处以行政处罚。通过对现有可采集到的涉及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书和刑事判决书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在全部行政处罚案件中,有超过一半的案件实际上已符合了内幕交易犯罪的入罪标准,却未予以入罪;已经入罪的刑事犯罪案件,则多属于内幕交易大案、要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原因在于作为区分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标准被严重虚置,因此,应当对现有"情节严重"标准进行重构,提高数额标准,增加情节要件。  相似文献   

9.
徐雯 《金卡工程》2010,14(8):203-203
内幕交易就是内幕信息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的违法行为。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平等知情权和财产权益,影响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对于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是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试讨论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特点、危害及认定标准,结合各国的相关立法与我国的法律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一些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老鼠仓"行为尽管已经"入罪",但其"入罪"的立法理性是基于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社会危害性、刑罚目的等因素的考量;"老鼠仓"行为"入罪"后罪名确定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其存在争议的真正原因是司法罪名的正当性问题,但是应对现行罪名保持应有的尊重;在该罪的司法适用中,要对"未公开信息"、"明示或暗示"等问题给予准确的理解和定位,方能更好地实现立法的司法化,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