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和时间的双维度上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即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正向溢出影响,而东部地区的空间负外部性更明显;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是“双碳”背景下乡村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有效路径,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选用31个省份2009-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结合偏微分效应分解法研究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对乡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直接促进乡村经济增长,通过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乡村经济增长;同时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溢出效应为正,中部地区溢出效应为负,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建议科学规划各地区的乡村绿色基础设施投入,构建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及地区协同机制,助力乡村经济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集聚、人口流动与住宅价格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经济集聚、人口流动和住宅价格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关系.结果发现:中国省际住宅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某一地区住宅价格的波动会受到周边地区或经济特征类似地区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在经济集聚和房价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经济集聚与住宅价格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经济集聚不仅会推高集聚中心住宅价格,还会通过"虹吸效应"和"涓滴效应"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而经济集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人口净流入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法测算我国2004-2017年30个省市科技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变化二者上升幅度明显,差异有所改善;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二者在经济发达地区有高—高集聚现象,在经济欠发地区有低—低集聚现象;科技金融对全国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经济发达地区正向空间效应更为显著,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水平对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金融差异过大,将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减弱区域金融差异。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广东区域金融存在空间相关性,即某一地区的金融发展通过空间误差项对邻近或可辐射的区域产生正的溢出效应,可促进邻近或辐射区域的金融发展,并且存在空间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为此,要增强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缩小区域金融差异,就必需建立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提高商品交易效率和金融交易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6.
已有文献大都是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方面研究FDI环境效应。本文以FDI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1992~2011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在经典EKC模型中嵌入国际研发知识指标来实证分析FDI知识溢出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即环境状况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FDI知识溢出对我国环境污染有负效应,跨国公司带来的国际研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依据创新能力的差异将内地九省划分为两类地区,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高、低创新能力地区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泛珠三角区域整体具有较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就三种不同层次的专利申请量而言,对于高创新能力地区,FDI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对于低创新能力地区,FDI对实用新型申请量和外观设计申请量的溢出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资源储藏量知名国内外的柴达木盆地,“十五”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牧业为基础,商贸、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为支撑的良好发展格局。近年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0.13亿元,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1%,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为此,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立足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尝试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如何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借助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现象;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相邻与否作用效果异质性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98~2011年我国25个省,28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会通过省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空间溢出机制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产生时空效应,即上一期和相邻省份的财政支出均会对本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差距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流通产业为例,选取我国2000-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依据内生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假说理论,从总体减贫、内部要素、区域差异、空间溢出等四个维度提出假设,讨论流通产业发展能否有效减少贫困.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减贫效应,且在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减贫效应表现突出;流通产业发展内部要素减贫效应存在显性差异;信息化水平减贫效应最大,劳动力、交通投资次之,人力资本减贫效应有待挖掘;流通产业减贫效应存在区域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减贫效应显著且高于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减贫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控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将促进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上述发现为优化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集聚特征,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发现省际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高-高、低-低的聚集趋势。通过构建多维度金融发展指标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金融集聚、金融开放度均能有效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并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开放度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金融发展对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正向溢出效应从2015年之后转变为负向溢出效应,通过更换权重矩阵发现结论依旧成立。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政府职能的扩大;经济体制改革;人口膨胀;政府规模的扩大;GDP稳定增长.财政支出规模要适度,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控制、管理财政支出规模的有效对策为:增加财政收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适度控制财政赤字规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1—2018年山东省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各城市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空间网络关联结构复杂性、关联性和稳健性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不断增多,处于从属或边缘地位的城市减少;位于网络中心城市的金融风险以输入效应为主,并在风险传染中主要起到中介作用;而位于边缘地位城市的金融风险主要以溢出效应为主.进一步的探讨表明,受风险关联、网络结构及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城乡差距和政府收支等因素影响,网络中心城市的金融风险下降,而网络边缘城市金融风险升高,不同网络位置区域金融风险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我国省区间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攀比效应明显;分税制改革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涂永红 《中国金融》2004,(14):21-22
储蓄率过高,民问投资乏力。2002年西部12省、市、自冶区GDP为20080.9亿元,仅占全国的19.2%,人均GDP为5514.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4%,受低收入的制约,客观上存在低收入一低储蓄一资本形成不足一低生产率一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受到西部地区公共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规模经济、优秀项目为数不多、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失败概率高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受到  相似文献   

18.
张培良  席旭文 《金融论坛》2019,24(5):46-59,80
本文运用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非现金支付发展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非现金支付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区域专业化差异、空间正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中国非现金支付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票据和银行卡交易金额每增长1%,将分别促进GDP增长0.11%和0.13%,第三产业发展是非现金支付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本文认为,应促进非现金支付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范潜在风险,运用"空间—制度"互动效应解决区域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非现金支付发展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非现金支付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区域专业化差异、空间正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中国非现金支付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票据和银行卡交易金额每增长1%,将分别促进GDP增长0.11%和0.13%,第三产业发展是非现金支付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本文认为,应促进非现金支付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范潜在风险,运用"空间—制度"互动效应解决区域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洞庭湖区33个县市区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全面测算城镇化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低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对地区内及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在其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对地区内及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并且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地区内部。地区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在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外开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但这主要来自于地区间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贡献;地区富裕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