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更是如此.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效的审慎监管尚未充分建立,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房地产周期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揭示了银行房地产贷款危机的成因,并分别从监管者和银行业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支付系统是支撑金融市场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体系,但是支付系统也是传播国际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风险的主要渠道,特别是支付系统本身也可能传播金融风险。因此,有效地防控和化解支付系统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秀芬 《时代金融》2008,(12):72-74
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更是如此。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效的审慎监管尚未充分建立,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房地产周期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揭示了银行房地产贷款危机的成因,并分别从监管者和银行业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内为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持续严管重罚的态势,大额罚单层出不穷:而银行作为国内金融业的主导,是体现金融体系风险程度的晴雨表,在当前严监管形势下,更要提升直面问题的自觉性,时时反躬自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认真查摆、精准整改,提升管理问题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逾凡  李波 《武汉金融》2003,(10):26-27
在当前的实物经济中,最容易产生泡沫的领域是房地产业.因此,抑制过度需求,防止房地产业泡沫经济的产生,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成为了中央银行主要工作目标和政策取向的基点之一.在对江西省萍乡市房地产及金融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判断并由此而确定金融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爱尔兰债务危机是综合性的经济金融危机,表面上是政府债务问题,但根子在于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房地产绑架了银行,银行又绑架了政府。此外,危机也揭示了经济过度依赖外资、金融过度杠杆化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这些对正确认识和防范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认识,角度不同、利益各异,所形成的结论也完全不同。在国外的不少投资者看来,按照成熟的市场经济标准,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无论是银行信贷滥发、地方融资平台扩张,还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及银行贷款景气下滑周期中的恶化,都是导致金融体系快速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7-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数据,构建动态Copula-CoVaR模型,考量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传统金融市场存在双向净风险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溢出效应在逐渐增大;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存在不对称特征,影子银行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大,且这种冲击具有滞后效应。鉴此,监管部门应夯实金融体系运行基础,创新影子银行监管工具,完善其协调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证券市场的风险骤增以及银行的违规操作,导致证券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或转嫁,成为银行传统风险之外的主要风险.银行盲目过度垒上市公司以及对券商的违规操作是证券风险转化为银行风险的主要形成路径,强化银行对证券业融资的风险理念、规范信贷融资行为、构筑风险预警机制等,才能有效防范证券风险转化为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说明了,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已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影子银行本身所涉及的风险较大,一旦出现风险,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也会带来致命的威胁,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我国针对影子银行业务大部分集中在监管之外的金融业务以及部分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来说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金融风险的监管问题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立法管理,针对影响银行的发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引导,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国内影子银行发展的金融风险以及针对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的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最终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实现我国金融行业问题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理  何云  牛慕鸿 《金融研究》2020,478(4):91-111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上升,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基于中国39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引进来”(用外资持股比例作为替代指标)与“走出去”(用海外资产占比作为替代指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曲线特征并存在临界点;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过高的外资持股比例与过低的境外投资规模会带来风险;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境外投资规模存在一个阈值区间,在阈值区间内,可能导致银行风险上升。政策建议是:外资参股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比例可能不宜过高,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来调整对外开放策略,同时应强化风险预警与防范手段,在坚持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施宏观审慎原则,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金融风险的信息质量特征与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着眼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金融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框架,以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协调为切入点,分析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指出现有监管信息系统和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评价了我国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范对金融风险的披露和监管特征,分析了新制度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以风险计量会计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构想.本文最后对协同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建立完整的银行业信息披露框架,形成动态信息披露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设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积聚的农村金融风险正日益影响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中国农村金融风险表现出农村金融体系较高程度的脆弱性以及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风险的易感性。中国建立适应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与补偿长效机制,已经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及汇率、利率改革,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在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基础性缺陷的条件下,金融衍生产品的内在风险因素将有可能转化为系统风险,故要在“有节制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起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银行业对压力时期的市场风险预测失灵。危机后,西方国家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这一举措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的作用。因为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众多,所以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有别于其他风险类别的压力测试。虽然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在学术领域、监管层面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发展,然而当前压力测试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不能提供压力情景可能性分析、无法涵盖模型外风险因素的测度、受限于产品定价模型的假设等。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压力测试结果在银行的运用,及充分考虑尚未被普遍纳入压力情景的隐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改革、市场化与信贷资源的配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Shadow bank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banks raise funds from and transfer risks to entities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Many observers blamed the sudden expansion in 2007 of U.S.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disruptions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a “liquidity run” that originated i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spread to commercial banks. In respons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ulators have called for tighter and new regulations on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and participants. Preferring the term “market‐based finance” to the term “shadow banking,”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primary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participants that compris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The authors review the 2007–2009 period and explain how runs on shadow banks resulted in a liquidity crisis that spilled over to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emphasize that the economic purpose of shadow banking is to enable commercial banks to raise funds from and transfer risks to non‐bank institutions. In that sens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a shock absorber for risks that arise with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and are transferred to a more diverse pool of non‐bank capital instead of remaining concentrated among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also reviews post‐crisis regulatory initiatives aimed at shadow banking and concludes that most such regulations could result in a less stable financial system to the extent that higher regulatory costs on shadow banks lik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asset managers could discourage them from participating in shadow banking. And the net effect of this regulation, by limiting the amount of market‐based capital available for non‐bank risk transfer, may well be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s of risk in the banking and overall finan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9.
China pledged on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to fully liberalise the banking sector by December 2006 and thus exposed its domestic banks to foreign competition. Global banks have since been lured by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is sector presents in terms of its market size, buoyant saving rates, rising real per capita income, improved living standards, and an increased need for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Nevertheless, foreign banks face a number of risks when entering markets in China where government tightly regulat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Planned Economy Risk Model (PERM) is introduced to assess the dimensions of risk in entering such markets. To illustrate its use PERM is then applied for investmen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