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7年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金融监管不利或缺失,但究其本质,则是全球经济失衡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规则的冲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所致.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穆林 《中国外资》2009,(24):6-7,9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金融监管不利或缺失,但究其本质,则是全球经济失衔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规则的冲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所致,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夏斌 《新金融》2009,(4):9-13
在本轮全球物价上涨以及随后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过度供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华尔街的问题只是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将对全球包括中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有利因素,而且本次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促进消费、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应抓住机遇,主动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争取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袁燕 《中国外资》2008,(12):80-80
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界金融宣告破产,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爆发,危机不仅向全球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美国、欧盟地区等纷纷调低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分析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吸取别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而且提醒我们重视国家金融安全,尤其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导致金融危机频频出现,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管。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处置中的中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内经济的失衡和特里芬困境作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全球化对国际统一货币的需求与主权国家货币行使世界货币职能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因此,金融危机是美元滥发与美国国内经济承受力之间矛盾被迫调整的结果,因而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然而美国继续使用透支信用,发行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治理危机,这无疑是饮鸠止渴.从这个角度看,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将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中国必须要利用这场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国际金融与经济秩序调整的契机,提高自身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及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邹宗森 《银行家》2012,(3):87-88
正与以往几次金融危机发生在外围国家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中心——美国,随后迅速向外围国家传导,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导致本次危机的原因,其中,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矛盾交织、问题突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改革也是历次"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撰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科学总结经验教训 稳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交往日益加深、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今天,金融是不能不对外开放的,中国的经济不得不接受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当前爆发的金融海啸,从直接原因看,是金融衍生品的泡沫和金融监管缺失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是一个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经济失衡将其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过程.中国的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要从经济结构和金融体制上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2007年爆发的华尔街"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宏微观和制度必然性。宏观层面的原因是,金融和贸易全球化引导大量的盈余资本持续注入美国,使美国产生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制度层面上,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催生了很多跨区域提供高风险金融业务的垄断性金融集团,导致高风险资产绕过监管泛滥到金融体系之中。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大型银行实施激进的多元化和集团化的背后,本质上却是高杠杆化的跨界经营。而风险管理实践未能有效遏制业绩至上者的过度贪婪和赌博倾向则是危机扩散和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是继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波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金融动荡,在当前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之下,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的危机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和泛滥难辞其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下的区域货币政策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这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以美元为核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货币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区建设不可避免会陷入三元悖论困境。本文提出在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下,货币区能在保证其内在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基本前提下,区内各个成员仍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以美元为核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建立货币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区不可避免处于三元悖论困境。本文提出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框架模型能够解决货币区在保证其内在要求的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基本前提下,区内各个成员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政策制定者对各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强烈反思。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顺周期和系统性风险,促进全球经济金融平稳运行,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共识。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给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我国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实现国内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Ahead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imbalances built up across advanced economies as credit grew and was increasingly funded in wholesale financial marke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empirically three potential drivers of the build-up of these financial imbalances: rising global imbalances (capital flows); loose monetary policy; and inadequat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We perform panel data regressions for OECD countries from 1999 to 2007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We find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build-up of wholesale-funded credit were driven by the strength of capital inflows. Moreover, we document an interaction effect, whereby the effect of inflows on the build-up was amplified where the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was relatively weak. In contrast, differences in monetary policy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in the build-up of these financial imbalances ahead of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传导机制及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的角度寻找此次金融危机传导的根源,在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美元事实本位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美元泛滥、通胀和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和金融市场风险传导等诸多问题,并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决策机制、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等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llectual impact of this economic crisis has already been colossal. The "Greenspanist" doctrine in monetary policy is in retreat. It no longer seems clear that it is easier for central banks to clean up after asset price bubbl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英格兰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副行长查尔斯·比恩(Charles Bean)先生在2009年8月25日欧洲经济学协会熊彼特讲座上的主题演讲。与其他对于本轮危机的分析相比,本文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视野更加开阔、观点更加平衡:二是分析框架更加规范、逻辑性强。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正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呈现"逆全球化"抬头新趋势,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信用机制已无法满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需要。中国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引领区域金融治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具体而言,中国需要秉承促进金融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目标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从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落实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