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汇率的决定是个理论问题.应该理性地评估有关人民币汇率的符种观点;汇率调整又是货币政策的工具,其决定和操作也应是理性和主动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贸易、国际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的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的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人民币汇率仅仅是导致贸易顺差的众多要素中的一环.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这个特性,决定了选择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支点,经济的调整成本最小.从长期而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结构趋于成熟,资源价格趋于合理,人民币将逐渐升值,但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的失衡以及中国在中心—外围模式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失衡。这种失衡通过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经济结构影响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失衡,进而导致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风险,潜伏着货币危机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因低估人民币汇率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不当竞争优势,加剧了美国等国对华贸易逆差,只有让人民币大幅升值,才能解决对华经贸失衡和国内就业问题。但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说明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已出现了较大幅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失衡,但币值并非被大幅低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和多边治理问题。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国内就业问题。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能不足,适时恢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有利于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汪涛  胡志鹏 《新金融》2010,(8):4-10
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成为近期热点,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低估。国际上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较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造成过去几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最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外部失衡源自国内经济中深层的结构性扭曲。我们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人民币估值偏低,但确定具体的低估幅度却相对较难。对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基本面在汇率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基本面的因素引导汇率接近均衡水平。预计今后几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每年将上升5%-10%,由名义汇率升值和调整国内相对价格来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最重要的46个贸易伙伴计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估算1997年1季度~2009年4季度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衡程度。研究表明,2009年4季度人民币汇率失衡程度显著低于2005年汇改时期,因此,汇率改革应该坚持2005年确定的渐进方针。  相似文献   

7.
殷波 《南方金融》2013,(1):18-27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运用多国面板VAR模型系数因子化的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弹性对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能显著改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而中国经济增长对改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有积极的贡献,因此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调整不应以牺牲中国经济增长为代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汇率弹性的增强也应以不牺牲中国经济增长为底线.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就是从以往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下的结售汇率制度,并通过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每日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生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升值2%.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并非仅是汇率水平的改变,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迈向市场化最为重要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参考"一篮子"货币与新汇率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地 《银行家》2005,(8):23-24
本次汇率改革意味着今后中央银行将更主要的关注平滑汇率的大幅变动和严重失衡状况,引导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2005年7月21日晚,中央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国内外经济增长、劳动成本、资本市场收益率当中某一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制于其它变量。与国内因素相比较,国际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长期趋势的影响更大。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变动相比较,外商更加重视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另外,只有当经济系统失衡较小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才会在短期内对系统失衡做出显著反应。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把握时机,尽量避免经济系统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1.
内外部均衡目标下的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汇率升值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观点提出质疑。本文指出以双顺差为特征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外部失衡状况难以通过汇率调整得到纠正。汇率升值短期内可能会使外汇流入增加,此外,如果在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升值态势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可能会陷入流动性陷阱。因此,应合理把握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频率和幅度,为国内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缓冲时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 VAR 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制弹性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吹响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改革的号角,决定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汇改一年多以来,为完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和新汇制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孙慧荣 《中国外资》2012,(10):61-6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肖玲 《时代金融》2013,(24):143-145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种体制都得到了改进,市场化与工业化双重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新矛盾,这些矛盾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汇率升值问题也不容置疑地与经济失衡问题有关。本文将通过对四个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探析得出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内容,如消费和投资之间的不协调、失业率的上升、国际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通货膨胀的加剧等,并通过这些结论探讨经济失衡与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的影响。同时,面对经济失衡的现象,政府采取了一紧一松的宏观调控策略,这一策略也带来了一定的升值压力。本文阐述了中美利差是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最重要原因,我国的经济失衡可以解释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来源不能仅仅关注国际市场,而更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得到最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在中国双顺差规模.加速增长、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加剧的内外环境下进行的。从去年的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波动中稳步升值。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双顺差以及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并未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改革并非是为了应对外部压力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保持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为了纠正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还必须在汇率之外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汇率错位问题。在归纳测算均衡实际汇率的主流经济理论及方法之后,文章回顾了近期文献对人民币汇率偏离的实证结果,后运用3种检验手段对人民币汇率失调幅度进行测算与判断。研究表明,目前的均衡实际汇率测算方法各含缺陷,且人民币汇率在1996-2007年间未出现严重错位现象。根据目前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进口并优化进口格局;灵活运用汇率制度与价格政策相结合的机制,从而保障汇率更加平稳、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日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新闻、外汇市场微观因素买卖价差是人民币对美元日汇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中美相对利率并不是人民币对美元日汇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本文将随机游走模型、新闻变量以及外汇市场微观因素结合起来,构建了人民币对美元日汇率决定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日汇率由自身滞后值、中国经济活动方面的新闻和零售市场买卖价差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是协同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子系统内部均存在失衡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均衡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拓宽香港与大陆人民币资金流动渠道、降低汇率风险、创新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来到了北京.初秋微凉细雨里,传递的却是人民币汇率争论即将再度升温的讯息.3个月前,IMF刚通过了《对成员国双边监督的决定》,对如何监督成员国的汇率政策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其中尤其严重的一条新"罪名",是汇率"根本性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