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论我国新农保制度下养老基金的运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务院从2009年起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下简称新农保)。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这就意味着新农保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与2015年的全国追踪调查数据,采取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使得抚养孙辈的时间投入显著增加,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时间支持变化较小;新农保养老金“挤出”了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金额,但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变化;新农保养老金增大了父母对儿子后代的时间支持,父母对女儿后代的时间支持没有受到新农保的显著影响。上述实证结论对探讨现有养老模式,构建更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年我国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现状和新农保发展现状,提出通过新农保与商保结合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土地保障功能下降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对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胄  董慧 《云南金融》2012,(7Z):48-49
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政策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和生活消费水平得到改善。本为通过对广西三市(柳州、防城港、百色)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农保试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新农保试点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胄  董慧 《时代金融》2012,(20):48-49
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政策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和生活消费水平得到改善。本为通过对广西三市(柳州、防城港、百色)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农保试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新农保试点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芳  李锐 《保险研究》2016,(12):114-123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新农保是否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替代性,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本文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新农保政策对不同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支持金额对养老金收入并不敏感。因此,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仍未根本动摇家庭养老模式。政府须在财力允许和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减贫及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农保使参保群体的基尼系数下降3.7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参加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远大于在甘肃省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60岁及以上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大于60岁以下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群体参加新农保使个人收入显著上升46.2%~53%;60岁以下群体参保使个人收入上升34%~40%,但该效应并不显著。新农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并改善了收入分配,但发挥的作用有限。由此,本文提出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民储蓄除了个人生命周期储蓄,还可能存在预防性储蓄和遗产动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与一国居民的储蓄动机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养老保障水平对个人储蓄率的影响则十分微弱并不显著,同时,少儿抚养比、医疗住房支出占比、失业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则十分显著。这一方面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的扩大已逐渐显现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居民仍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深层原因正在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都供给不足,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使中国城镇居民要依赖个人储蓄进行自我保障。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比高达70.86%的农业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继国家2009年颁布新农保实施意见之后,农业大省吉林省也于当年出台了新农保试点意见,并在9个市县开展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经过五年的发展,吉林省新农保制度已经确立,但是,在对新农保主要试点地区梨树县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片面追求参保率、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农村养老宣传推广不够深入,以及来自商业养老保险的竞争冲击等问题。因此,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推进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地发展,增进农村社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1.
许莉  杨光裕 《武汉金融》2023,(1):43-50+81
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从内生互动和情景互动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互动对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情景互动产生。内生互动对城镇居民、从事金融投资群体及党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其他群体的影响不显著。情景互动对所有群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农村、中老年人、不从事金融投资群体及非党员的促进作用更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互动通过促进居民养老观念由传统依赖养老向现代独立养老转变,从而提高商业养老保险参与水平。本文的研究为在人口老龄化现状下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视角,即通过社会互动、改变居民传统养老观念来推动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步深化以及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在社会化养老中的理性决策能力更加突出,而认知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数据,在充分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析认知能力对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能力对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与率,以及参与程度(缴费金额)的影响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认知能力对参保的边际效应会受到家庭风险态度的影响,由于认知能力将同时影响个人的收入和参保意愿,低认知能力群体的老年人更易遭遇贫困风险,因此应成为社会养老保险项目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组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相配套,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模式。不论是新农保的缴纳还是发放,银行都是新农保资金运作不可缺少的媒介渠道。目前,部分县农行已经成为新农保账户开户行,通过发放惠农卡和转账电话,初步搭建了一条新农保代理的金融渠道。那么,如何借新农保契机,深化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本文以通山县为例,对这一问题作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实行的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特色的养老保障模式。但这种传统的保障模式的功能逐渐消退,导致农村养老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矛盾日趋严重。本文就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慧 《金卡工程》2010,14(10):216-21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传统的以土地为依托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有必要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依靠政府的力量,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不但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而且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磊  姜博  王静曦 《保险研究》2015,(2):105-116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论证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中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新农保参加档次的选择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预期寿命越长越可能购买新农保的最高档。新农保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增大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影响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改进过程中应该探索建立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优化保险合约设计,强化新农保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华  利圣临  杜霞 《保险研究》2023,(9):95-110
基本养老保险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压力,释放家庭预防性储蓄,并调整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家庭资产配置效率,有必要从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角度研究家庭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利用2013、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参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降低了家庭配置金融性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提高了家庭配置金融性无风险资产的可能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与对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养老经济压力较大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调整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因此,应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发展,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缓解居民家庭养老压力,并着力提升居民金融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实证考察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张海川 《保险研究》2012,(2):113-120
基于2003年~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计算公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从纵向和横向(城乡差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指出制度模式、农民的收入水平、制度保障水平、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便捷性等问题是造成"新农保"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并从加快制度推进、提供多种制度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制度保障水平以及以家庭为参保单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的保障功能日趋弱化,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国的启动,使得广大农民老有所养成为现实,但新农保在解决农村养老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文章通过对江西省新建县与修水县的调查来研究"新农保"方案在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宗庆庆  刘冲  周亚虹 《金融研究》2015,424(10):99-114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社会养老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比重,边际效应分别达到25%和22%左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家庭的经济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主观投资风险偏好态度等因素后依旧稳健,一个解释是社会养老保险能有效地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分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子样本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在农村很小且统计不显著,这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水平和拉动金融消费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