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佳  李冠华  齐天翔 《金融研究》2022,509(11):98-116
居民部门债务的快速增长和过度累积可能导致经济体系产生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以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了综合衡量家庭偿债能力的指标,并根据宏观层面的不良贷款率对该指标进行校准。进一步地,本文基于衡量结果分析了我国家庭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2011-2017年期间我国金融脆弱性家庭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现阶段我国金融脆弱性家庭变动状况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应警惕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关注低收入家庭的偿债风险。第二,购房预期收益上升使家庭产生加杠杆行为,导致家庭过度负债从而使家庭偿债能力进一步恶化。本研究对我国居民部门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邵瑞银 《时代金融》2013,(14):262-26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迅速、数量庞大,局部不均衡,其存在引发金融风险,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损害地方政府信用等风险,因此必须采取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化解债务存量、控制增量、建立长效偿债机制等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视角,对实体经济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联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法和预期损失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刻画了在不同房价区制下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各部门杠杆率互相推动;(2)总体上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并推高了金融风险;(3)低房价阶段,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互相降低,说明银行信贷此时投放比较理性,有加杠杆的空间;(4)在高房价阶段,政府杠杆率上升导致企业杠杆率和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则降低了政府杠杆率,说明此时应该侧重控制政府债务积累;(5)各部门杠杆率增速上升也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对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政府债务和高房价的联动需格外关注;同时,应该稳定房价,促进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昌忠泽  李汉雄 《财政科学》2021,64(4):135-144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性梳理分析,总结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低水平政府债务促进经济增长,高水平债务抑制经济增长,政府债务规模与经济增长整体呈现倒U型关系;政府债务会通过社会投资、资本配置效率、金融风险、利率税收扭曲、财政政策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根据我国政府债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各级政府债务发行审查制度;第二,合理规划政府债务资金用途;第三,优化政府性债券发行定价和评级体系,推动债券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型业态,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债务融资规模,还抑制了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还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调节下,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缓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颖 《武汉金融》2021,(4):83-88
2008年以来,为了维护经济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政府性债务。本文以2008年以来中央层面制定的地方政府债务政策为分析样本,研究债务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债务政策主要围绕推动地方政府举债市场化、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过度金融化以及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三方面。研究认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以促进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平衡,将债务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事前、事中系统化管理来代替事后“补丁式”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文菲 《海南金融》2003,(8):37-38,46
对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直接影响着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文章阐述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影响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中国的债务水平做出评价,认为目前中国的债务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并不算高,在对中国政府债务水平进行测算后,通过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偿债渠道、偿债风险的分析表明,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仍在可控区间。  相似文献   

9.
结合历史债务数所做的实证分析给出了地方政府负债规模、偿债能力以及财政支出水平等三个风险因子的数值,实现了各省市债务风险等级的横向比较,也揭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严峻的债务现状。这些地区以财政可持续性和经济健康运行为代价的过度负债行为应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和持续监督。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中国重要风险隐患之一,而房地产市场繁荣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增收的重要保障。研究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表明:房价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从国际案例中美国、新西兰的经验来看:美国将房产税作为偿还市政债券资金来源,在房价上涨情况下,其增发债务的可能性更大;新西兰政府不对债务实施规模控制,房产税收入是影响其借债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这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借债能力。据此,建议参考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性压力指数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建立了马尔可夫区制状态转换模型,以挖掘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联机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波动明显;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存在动态关联,且两区制特征明显,高压力时期的关联效应比低压力时期更显著;企业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会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间存在负向影响。鉴此,现阶段应控制好从"结构性去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的节奏,利用"双支柱调控"熨平局部金融失衡和杠杆结构性问题;同时,密切关注部门间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已经超过显性债务,不仅压缩财政政策空间,还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多部门协同发力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涵盖常态化监测机制、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推动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五个方面,并取得了积极效果,部分地区隐性债务化解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且面临政府和市场对“隐性债务”的认定仍存差异,问责机制强化主体责任但也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存量债务化解制约增量改革,政府评级加大高债务地区金融风险,城投公司转型困难等问题。对此,有必要针对长效机制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隐性债务管理方式,以存量债务化解推进增量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城市破产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忧患.本文试图用简单的统计方法从某地方国有独资企业的负债及其他一些指标中发现地方负债的规模、期限和偿债能力等问题.本文认为国有独资企业的偿债能力与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是相挂钩的,地区债务水平目前暂处可控范围,光靠国有独资企业的盈利无法偿清债务.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近年来,地方政府以公开发行和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一般债券置换地方债务,对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区域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以景德镇市为样本,结合辖内城商行、农商行和农发行三家金融机构定向承销省级政府发行的一般债券基本情况,在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微观角度提出了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亮 《浙江金融》2023,(1):47-57+46
基于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构建中国金融交易的部门-部门型投入产出式资金流量表和金融风险波及效应模型,定量测度家庭债务违约对各经济主体部门、各资金账户经扩散和波及所产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住户部门发生债务违约后,在部门层面,非金融企业部门受影响程度最大;在资金账户层面,家庭债务违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于金融交易活动的影响。在违约风险传染过程中,各经济主体部门、各资金账户受到的波及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风险爆发初期受到冲击较大的经济主体部门,有可能最终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小,初期受损失较小的部门或交易项目,后期的金融风险可能处于扩张状态中。鉴于此,应充分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强化居民家庭债务约束,引导居民理性负债。  相似文献   

16.
实体经济风险在时序上先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本文综合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六个风险维度产生的影响,并选取2007年1月到2019年9月的数据进行识别.然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结构方差模型的原理对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进一步审核,筛选出最能代表各维度风险的指标.对数据归一化取平均权重得到6个维度的风险值,采用独立性权重法合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CSIFR).通过实证分析刻画统计期间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不同时期的风险影响.研究表明,包含实体经济、影子银行、外部风险、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济周期六个维度的综合指数法可以较好地监测金融风险的变化情况,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不同时期的风险原因变化.根据研究结论,结合目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式提出防范与控制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监管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出发,对比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居民债务演变,有效度量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杠杆水平。通过宏观部门经济间的关联,构造基于存量-流量一致的部门结构化均衡模型,剖析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传导机制,分析货币、财政和地产政策在居民债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居民部门金融资产负债率和偿债比例偏高,偿债压力逐步加大。但适中的资产负债率和较高的潜在经济增速为我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化解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居民部门去杠杆化,但由此引发的消费减速和经济下行将导致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攀升;减税较政府直接支出更能激发消费内需、降低居民和企业债务杠杆,同时,长期经济的好转利于政府债务风险稳定。紧缩性地产政策虽然有助于长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但需防范短期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18.
债务重组中的关键是对债权资产“合理定价”,即确定债务企业可偿债能力。为此,必然要对债务企业(含责任第三方)的资产质量经营能力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评价,以解决债权资产定价问题。根据债务重组方式及债务企业经营状况的不同,笔者认为,债权人主要可采用假设清算、企业净现金流现值等办法分析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确定债权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91家区域商业银行样本,采用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与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呈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的上升加剧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第二,信贷配置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区域商业银行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的上升通过增加区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比例进而加剧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第三,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提高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政府控股银行、非上市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上升更为显著。未来应强化区域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制度,优化区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行为建立追责制度,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总体可控。但明债可控,隐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其所引发的风险隐患愈发突出。研究首先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相关内涵和分类等文献。接着,从体制、政策等角度探讨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现有的不同测度方式及所测度出的规模。最后,归纳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严格落实相关政策,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保持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等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