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哄而上",本研究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在EC11.5(Expert Choice11.5)的帮助下构建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体系和概率计算模型,并与门槛值相结合建立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以期将客观的概率模型引入乡村旅游开发决策,从定量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同时,本研究根据矩阵计算和检验结果,对影响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主要因子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论证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在实践上的特殊性以及在理论上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2.
彭顺生 《旅游学刊》2006,21(12):22-28
本文针对穗港澳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游憩日益增长的现象,借助实地问卷调查,从比较的角度,揭示了穗港澳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存在的差异,并从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穗港澳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呈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推进,长沙环城游憩带发展日趋成熟,本文以长沙市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长沙市区居民出行偏好进行研究,得出年龄与游憩目的地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距离和时间是影响游憩偏好的两个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游憩冲击的维度及其影响.首先,理论探讨了湿地景区的游憩冲击影响游憩品质,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逻辑关系;其次,探索并验证了游憩冲击的结构和维度;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游憩冲击以游憩品质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游憩冲击属于二阶因子结构,包含有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3个维度;(2)生态环境冲击和设施管理冲击负向影响游憩体验,设施管理冲击和游客冲突负向影响总体满意度;(3)游憩体验是提高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游憩体验正向影响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并通过总体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钟洁 《旅游学刊》2012,27(8):95-103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合理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研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实性既包括旅游地的原真性,也包括游憩者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文章以夫子庙这个城市RBD兼历史街区为例,从游憩者①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通过对游憩者真实性感知的夫子庙核心景点事物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仿古观光活动"和"购物体闲活动"这两个构建夫子庙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并分别比较了它们对于本地市民、暂住居民和外地游憩者以及文化体验型、娱乐休闲型和综合型动机游憩者感知夫子庙真实性的重要程度,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调查表明:夫子庙景区的游憩者主要动机包括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他们对于夫子庙的客观真实性整体把握较准确,但这些游憩者即使知道夫子庙没有真实保留多少古建筑,也仍然认为夫子庙是一个成功体现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游览区.  相似文献   

7.
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厉新建 《旅游学刊》2008,23(6):90-95
本文从旅游体验和体验经济两个方面的理论综述和进展追踪出发,提出了基于该两方面理论具体到体验塑造实践的应用.文章总结了旅游体验的分类、概念化发展、真实性、体验质量、体验管理等问题.基于对体验分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主体体验化和支撑主题化的旅游体验塑造途径;基于考察体验的影响逻辑,提出了改善体验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才  卢昌崇 《旅游学刊》2011,26(3):37-42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泰 《旅游学刊》2011,26(9):59-65
文章立足分形信息论新视野,选取等级信息维和空间信息维两项指标,对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等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均具有分形特性,信息维数深入刻画了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特征,也为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优化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优化判定的标准。其次,苏州休闲设施系统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分形递变趋势,自组织能力的离心化现象较突出。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结构相吻合,准确反映了成熟型休闲设施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休闲设施系统发展越成熟,越需要重视自组织优化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其三,信息维可以弥补简单统计方法的不足,为基于行为统计规律的环城游憩带理论提供分形信息论的比较依据。另外,与以往研究比较发现,休闲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信息分维存在差异,从分形信息论视角证实了旅游仅仅是游憩的一种非惯常方式,游憩对城乡社会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旅游。  相似文献   

11.
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璧属 《旅游学刊》2006,21(11):10-11
休闲生活是小康社会逐步发展的一种主要的社会生活形态.迄今为止,已有众多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休闲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人将其归结为一种活动,有人归结为一种不被社会必要劳动吸收的时间,有人归结为一种精神态度,也有人倾向于体验.在探讨休闲时代的旅游业发展问题时,笔者认为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可以从体验的角度来诠释休闲时代的旅游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镜  马耀峰 《旅游学刊》2007,22(3):64-70
本文通过对国家旅游局权威性的游客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导游服务质量是我国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中的一块"短板",但近年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未抓住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文章认为,以往从管理部门的角度进行导游管理,无法从根源上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应该基于游客体验的新视角,文章基于时游客体验问题、导游服务质量问题、导游管理体制问题3个层次的分析,提出导游管理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轶楠  夏沫 《旅游学刊》2008,23(5):57-61
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在中国方兴未艾,短短2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世界主题公园巨头迪斯尼中国市场的进驻,更给中国主题公园提出了严峻挑战.在体验经济的今天,本文从体验的视角入手,剖析我国主题公园体验经营的内涵.并以发展最为成功的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着重探讨主题公园体验过程的创造和体验价值的创新,为我国主题公园的经营与发展寻找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龙江智 《旅游学刊》2005,20(1):21-26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依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建构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途径来理解旅游的本质,并由此认为旅游研究应采纳从心理学视角进去,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出来。整个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旅游体验。也就是说,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最后,本文以此为根基,构筑了旅游学科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5名受访者进行两阶段考察,采用主题分析和系统动力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场体验以“存在性自我”为核心,且随时间推移其在场体验细节会消减,而彼时感知和感觉到的体验则抽象为情感性欣赏、满足和认同长期保存,成为记忆中的难忘体验。同时,研究提出了“在场感知-阈限自我-情感记忆-情感连接-行为动机”的体验记忆形成和促进重游的正反馈机制,与重游下体验阈限突破的负反馈机制构成体验记忆形成的S形曲线模型,对旅游体验、体验记忆以及目的地体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共游憩是国家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公民游憩权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央政府和城市政府主导的游憩供给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游憩需求,游憩公共供给从普遍性供给转向面向弱势群体的供给,形成了由城市政府负责的城市游憩供给、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国家公园公共游憩供给,由公共部门提供基础性游憩服务、由私人部门提供高端多样化的游憩服务的格局.本文阐述了西方学者对公共游憩供给与社会政策的思辨过程,探索中国公共游憩供给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社会议程.  相似文献   

17.
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感是近十多年来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地方感研究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地方感理论与方法对于旅游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成为新的趋势,尤其是葡萄酒体验旅游模式给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的关系,接着阐述了葡萄酒体验旅游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葡萄酒体验旅游的发展措施,旨在为葡萄酒体验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祥项  吴珏 《旅游学刊》2006,21(Z1):111-113
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对旅游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以"体验教学"作为旅游管理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了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体验教学思维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对旅游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以“体验教学”作为旅游管理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了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体验教学思维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