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8篇
  免费   442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财政金融   1033篇
工业经济   1873篇
计划管理   2298篇
经济学   3976篇
综合类   1009篇
运输经济   112篇
旅游经济   38篇
贸易经济   3804篇
农业经济   2914篇
经济概况   1726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1031篇
  2018年   809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773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036篇
  2013年   1226篇
  2012年   1432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124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895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高分1号(GF-1)融合2m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高分多源遥感影像和地面样方等数据,对冬小麦分类提取中存在的面积误差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永城市为研究区,在冬小麦提取结果聚类处理基础上,基于线性地物缓冲区数据,采用GIS空间运算实现线性地物面积扣除,接着分析了样方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再扣除零星地物面积比例上的差异,并采用样方零星地物平均扣除系数对全市各乡镇耕地与非耕地中冬小麦提取面积进行了相关统计和误差分析。[结果]永城市冬小麦最终解译面积11. 29万hm~2,其中线性地物和零星地物扣除面积分别为6 613. 08hm~2和3 875. 22hm~2,占研究区冬小麦解译面积的5. 86%和3. 32%,与统计上报数据相比,其处理前后误差由14. 12%降低至4. 41%,有效地提高冬小麦提取面积精度。[结论]误差来源分析与修正对冬小麦解译面积核算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县级区域尺度下冬小麦面积提取核算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外籍飞行员劳动关系管理关系民航业高质量发展,运用平台精细化管理外籍飞行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国际化品牌与民航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籍飞行员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基于外籍飞行员管理平台SMART设计理念与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了外籍飞行员劳动关系管理云服务技术体系与系统功能,预设了平台参与者角色,对平台应用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将为后期外籍飞行员劳动关系管理平台的需求调研与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浩  杨红蕾 《财贸经济》2021,42(6):119-132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专利为创新产品中无形资产的专有权利提供了正式保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在此背景下,布局海外专利对保障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关于中国专利出海的研究较为鲜见.基于2001-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层面的出口和专利申请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对中国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出口显著地推动了中国在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在其中表现出调节作用且在制度维度上表现出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国家,地理距离会进一步放大出口对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促进作用;而在遗传距离和文化距离邻近的国家,地理距离则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促进了出口对中国专利出海的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较为动荡和中国出口产品努力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背景下,本文的经验证据对推动中国以专利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海外布局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由单形规范线性分段(SCPWL)函数与记忆多项式级联的数字预失真器,并给出了复数域两步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不同于以往一种预失真器适用一种功放模型的情况,所提的预失真算法利用SCPWL函数的分段特性以及记忆多项式的非线性记忆特性,在完成参数辨识的同时自动地调整结构,可适用于传统以及强非线性新型功放模型的线性化补偿。将所提预失真器分别应用于传统记忆多项式、两箱模型以及新型包络跟踪功放。经过计算机仿真,功放输出的幅频特性和频谱曲线表明所提预失真器能够有效地补偿多种功放的非线性特性。算法仿真比较结果也表明,针对包络跟踪功放,所提复数两步最小二乘算法的邻道泄漏比(ACLR)可改善约35 dB,性能优于最小均方(LMS)类算法约30 dB。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实际应用中克拉维酸钾峰与后相邻杂质的分离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含量的新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ltimate AQ-C_(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pH值为4.4的0.05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流动相,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两主峰与相邻杂质得到完全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克拉维酸钾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0.050 0~0.500 1mg/mL时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n=9)为100.14%,RSD值为0.24%;阿莫西林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0.100 0~1.000 1mg/mL时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0.45%,RSD值为0.17%。与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相比,新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未来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发展态势,构建包含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等级标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3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2015年为现状水平年,应用模型对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平衡,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市用水效率,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