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21篇
经济学   9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21.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合成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文中简称12-2-12),对合成产物的理化性能如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协同效应等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发现合成产物比普通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加优越的表面活性;能和油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达到10-4mN.m-1数量级;盐的加入可降低溶液CMC、促进胶团化的过程,改变胶团的微观结构;与LDS复配后形成的体系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双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2.
罗鸿儒 《价值工程》2012,31(14):122-123
中国石油企业加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持续有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入手,结合石油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中国石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3.
陈博  李占东  单丹丹  李吉 《价值工程》2012,31(30):98-100
针对滨北地区地震资料有限、主河道识别难度大的特点,建立了二维地震资料主河道识别的模式和方法,并辅以钻井岩电特征进行验证,联合三维频谱分解河道追踪的技术,完成了扶余油层主河道预测工作。滨北地区主河道特征具有继承性好、多物源、多分支的特征,河道以北部物源为主,兼发育西部和东北部物源,呈现汇聚和再放射网状特征。扶余油层河道砂油藏的形成主要受岩性变化带、河岸侧翼遮挡、断层截断遮挡和初泛泥岩垂向封堵等因素控制,主要发育3类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油田含油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和微波诱导催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运用微波技术处理油田废水的优点及应用前景。微波法处理油田废水可适用于我国南北方各地区油田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5.
蒋明昊 《价值工程》2012,31(4):47-48
介绍"加强、提高、适应"管理方针的含义及其在炼油和化工装置中的应用,在实际中如何取得较好效果,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6.
《特种加工》教学改革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特种加工方法因为有别于传统加工,学生在掌握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更难以在设计中运用。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三步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特种加工的认识和掌握,能够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符合CDIO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从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发,提出了改变传统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分别从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目前实践课存在的弊端,同时也相应的从这几个方面给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8.
为分析气井出砂对涡流工具携液能力的影响情况,针对气井井底积液以及井筒中存在固体杂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中涡流工具携液携砂的三相流模型。通过对气井含砂与不含砂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涡流工具的携液作用,得到了气井出砂对液相流动规律、体积分数、速度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出砂量为10%的情况下,气井含砂有利于气井携液。气井含砂使运动阻力增加,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轴向速度分布不规律,紊流程度增强,从而使运动更加复杂,气井对液体的携带作用增强;气井含砂使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且分布不规律。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涡流工具的排水采气机理、提升气井的携液携砂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明确常规局部反循环洗井装置在井下形成反循环的机理及其目前洗井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解决其在应用过程中碎屑提取率低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该装置洗井作业时的孔底固液两相流场计算模型,分析液相洗井介质在冲洗碎屑过程中的压力场、速度场分布及湍流特征。模拟计算得出:液相洗井介质的压力、流速及湍动能耗散主要发生在进入孔底流场前的两次出水孔换向过程中,导致其对孔底中部的碎屑冲洗能力不足,部分碎屑滞留在孔底中部。为改善反循环洗井装置的洗井效果,可改进下出水孔的结构,将下出水孔位置适当下移或缩小下出水孔直径,通过增大孔底处洗井介质流速来提升其对碎屑的携带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局部反循环打捞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缝洞型油藏溶洞中注水速度和黏度对水驱波及面积和油水界面的影响,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从流体力学角度对单缝洞油藏溶洞内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VOF模型对油水两项界面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入口水速一定时,波及面积随着黏度的增大逐渐增大,油水界面呈对称均匀推进,黏度较小的原油水相会趋向中心线向洞口流动并产生漩涡,随着黏度逐渐增大,漩涡逐渐消失,驱替方式逐渐转变成活塞式驱替;原油黏度一定时,波及面积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油水界面呈对称趋势均匀推进,水速较大时水相会趋向中心线向洞口流动并有漩涡产生,随着入口水速增大,趋势逐渐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完善缝洞型油藏溶洞内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的流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