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118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156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95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邱晗  黄益平  纪洋 《金融研究》2018,461(11):17-30
本文使用2011-2015年263家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基于蚂蚁金服用户数据构建的地市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使得银行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资金。负债端结构的改变导致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偏好上升,但是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即银行选择了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负债端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将成本向下游企业转移。此外,本文还发现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越小。  相似文献   
2.
卢锋  任慧 《金融论坛》2022,(12):3-8
本文从中国奥肯关系角度观察分析疫情期中国劳动市场和就业形势特点。研究发现,受疫情冲击及相关政策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中枢增速回落偏快和波动增加态势,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增量、城镇新增就业和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劳动力市场关键指标出现一些变化。城镇失业率开始呈现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显著联系,表明中国奥肯关系发生了与早先时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青年失业率指标持续上升,提示疫情冲击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的重要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黄益平 《新金融》2020,(5):4-10
作为对中国40年金融改革的思考,本文旨在提出并分析下述问题:为什么中国政府在改革期间保持了对金融体系的高度干预?抑制性金融政策为什么没有阻碍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为什么近几年关于"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国家的数字金融是如何领先全球的?中国这几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怎么积聚起来的?未来的金融体系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4.
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现实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运行绩效的考察,从规模与活动边界、治理问题、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发挥此类组织内在优势的条件,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政策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5.
周其仁 《商周刊》2014,(5):20-20
改革永远是两部分:一部分会冒出一些新东西来:另一部分就是冒出来的东西要纳入合法框架。所以我说,改革就是解决新事物的合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经济目前仍处于宏观景气度较低的状态。一方面得益于“稳增长”政策,中国近年经济增速成功守住7.5%上下底线目标,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仍旧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和风险:一些上游工业部门产能过剩倒逼价格下降,资产泡沫因素较明显的房地产部门经历缩量降价调整,金融领域少数公司债则难以顺利还本付息甚至出现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建立了金融风险传染模型,对金融风险通过价格渠道传染的过程进行推演.模型根据金融市场数据校准了主要债券资产的需求曲线,模拟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抛售行为,有助于解决现有文献微观基础不足的问题,并为监管机构建立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模型提供研究参考.本文模拟结果和政策含义如下:(1)银行的资产结构和金融市场深度都是影响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深度的增加,金融风险传染的强度有所降低;(2)单个银行的最优行为在整个系统中可能会加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3)金融风险的演化呈非线性,判断风险的阶段对于监管部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9.
替代性食物体系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着构建消费者信任的难题。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国外文献主要从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信任的来源,建立和演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国内文献主要从我国社会信任的主要特征、替代性食物体系中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信任的建立、我国替代性食物体系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较强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经历了36年的改革,但在土地等领域依然存在半拉子工程,这些半拉子工程已经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造成困境。如果从1958年算起,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20年,但这20年形成的体制,在此之后用了36年不断进行改革,而且还要改下去。土地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的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被认定是农用地的改革成果。农用地政策一开始是10年不变,后来是15年不变、30年不变,2008年则明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