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89篇
财政金融   584篇
工业经济   229篇
计划管理   1541篇
经济学   944篇
综合类   1752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29篇
贸易经济   506篇
农业经济   794篇
经济概况   9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51.
制度互补与电力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力改革选择了从发电环节的改革开始,经重组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离,到实行电价改革的渐进式策略。这一策略虽然因其速度缓慢、终端用户无法分享改革利益而备受批评,但它使社会付出了较低的“无序成本”。随着供求关系的缓解.电力产业应强化制度互补作用,尽快改变改革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之间进展不平衡的状况,着力实现配电和售电分离。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交易方式,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发电输电配电效率低、负外部性等深层次问题,最终建立有效监管的电力市场.使市场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154.
西方企业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企业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整生产和经营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能根据市场的繁荣和萧条,决定企业的规模大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却受到国家制度刚性的约束,不能根据市场机制所反应的信息调节企业的规模大小,其改革往往滞后,渐渐失去竞争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此为鉴。  相似文献   
155.
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即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但是该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遇到了制度性障碍.本文试图分析制度性障碍产生的根源,以及弱化和解决制度性障碍的办法,期望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6.
关于推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趋向渐进式发展.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线.当前应努力塑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逐步完善粮补改革若干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7.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引进外资的开放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相似文献   
158.
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低,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遇到了很多教训。电力市场的目标模式是零售竞争型、但发展中国家受制度、资本市场、人力资源、技术的约束,难以直接实现目标模式。渐进式改革路径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9.
纵观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由思想解放引领的。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人类自身的认知规律来看,人的思想总是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束缚,因此,需要打破阻碍或束缚人们准确认识客观现实的各种藩篱,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因为实现了“三个确立”,并且正在冲破“三个思维定势”,我们得以为中国经济起飞和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解放思想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到解决深层次问题上,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中国理论体系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完善符合中国实践的公平正义保障体系,三是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的新国际交往思维。  相似文献   
160.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