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44篇
  免费   2684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财政金融   5389篇
工业经济   2640篇
计划管理   13235篇
经济学   11992篇
综合类   12694篇
运输经济   393篇
旅游经济   1066篇
贸易经济   8296篇
农业经济   8734篇
经济概况   88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802篇
  2022年   1041篇
  2021年   1438篇
  2020年   1896篇
  2019年   1282篇
  2018年   1185篇
  2017年   1396篇
  2016年   1473篇
  2015年   1752篇
  2014年   3976篇
  2013年   4445篇
  2012年   5575篇
  2011年   7093篇
  2010年   5348篇
  2009年   4722篇
  2008年   5268篇
  2007年   5141篇
  2006年   4979篇
  2005年   3670篇
  2004年   2673篇
  2003年   2143篇
  2002年   1379篇
  2001年   1262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5篇
  1984年   207篇
  1983年   140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991.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992.
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稀缺经济要素,其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使用的排他性,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分析整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变化,进而反映土地整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效果。研究结果是土地整理工作较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总能值投入比整理前提高了25%,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11%,能值使用强度提高了25%,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有机肥投入比例较低,建议应加大对农家肥的投入,提倡种植绿肥,以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岩溶山地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其自身的土地资源特点、生态特点和社会特点。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原则、思路,认为岩溶山地的土地整理应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阶梯式还林退耕和辐射式生态重建、实行土地双轨制、直接对农户投资着手等,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如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土地整理的具体模式。非耕地资源开发是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4.
资金供求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格局及其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资金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而言,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赖以形成的基础。资金运行除了具有货币运行的效应外,还通过生产过程对价值增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的核心。资金供求和商品供求密切相关,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将使另一方的均衡变得十分困难,但资金供求均衡是商品供求均衡的先决条件。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5.
信息网络管理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管理模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信息网络管理模式是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信息化、知识化的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对管理要素的优化组合,管理节点功能的正确定位,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引进管理信息平台和高速宽带互联网,使网络具备并行运行和实时处理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管理功效。网络的功效评价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定时期内单位管理成本所产生的目标效果。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和完美无缺的,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在实际运行当中应注意调查研究,加强基础和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改善和提高网络的运行机制和性能。作为新事物,信息网络管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预见它必将使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96.
丁文广  雷青  于娟 《经济地理》2006,26(4):636-638
文章对甘肃省87个县以及其中的43个国家贫困县的耕地资源指标和贫困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要解决甘肃省的贫困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战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提高土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片面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反而会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基于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态保护现状的分析,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诊断,并提出应以环境容量为基础,运用经济原理,整合行政资源,以达到管理科学、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9.
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退耕前后耕地/播种总面积、种植业结构、农业投入、粮食、油料产量与单产量以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几年来,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本文以“一价定律”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从涉外经济政策层面探讨了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