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0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财政金融   474篇
工业经济   337篇
计划管理   1741篇
经济学   1973篇
综合类   1504篇
运输经济   76篇
旅游经济   199篇
贸易经济   1149篇
农业经济   1082篇
经济概况   154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唐君扬 《物流技术》2021,(2):27-31,36
基于2008-2018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和自治州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要素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在总体上促进了贵州省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然而,高铁开通并未表现出技术溢出作用,反而降低了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对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高铁建设,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发挥高铁的扩散效应,降低聚集效应,进而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协同机制,是从区域空间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战略,对产业全球化资源配置活动进行了分析,把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跨国调整贯通起来,刻画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协同的内在机理。从区域协同机制来看,要建设基础条件好的开发区、自贸区、经济带,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东、中、西部地区应配合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意识地进行梯度开放。从产业协同机制来看,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应分别采取资源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成本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要素融合型协同合作机制、创新引领型协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地显露出来,而且环境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国家的管控下,我国环境的恶化程度降低。但是,环境问题仍然不容乐观,环境监测工作是对环境质量监测的关键手段。论文以环境监测的影响因素为主要内容,认识到只有提升环境监测的水平,才能确保环境监测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4.
当前,在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员工敬业度低的现象。中国民营企业在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上缺乏有效的机制。同时,员工敬业度和忠诚度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为了适应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只有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生存的关键。论文综合了部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员工敬业度的概念,指出了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民营企业员工敬业度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在新零销售模式的推动下,客户越来越倾向于消费个性化的商品。为了精准预测客户的消费需求,论文以单款单色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来探究影响商品销售量的相关因素。经过分析发现,除了一些定性因素外,定量因素对销售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实际花费总金额、实际销售单价、库存数等定量因素对销售量的影响较大,且各个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所以电商平台应特别关注这三个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促使了传统金融进行改革。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地区发展不均的特点。论文对我国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四个区域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7.
陈晓红  解海涛  常燕 《财经研究》2006,32(10):124-133
中小企业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概念,并在回顾波特国家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星形模型,同时将其应用于中部六省的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测算中,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8.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①。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琳  于伟  陈烈 《经济地理》2007,27(5):763-767
城市定位离不开区域条件的分析,但是区域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城市所在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借助城市竞争力分析的框架,探讨了城市定位的定量化分析。根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层次的区域分析了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指出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借此对青岛市进行了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10.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