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78篇
工业经济   66篇
计划管理   392篇
经济学   844篇
综合类   316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82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3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51.
任晓 《国际贸易问题》2006,(2):126-128,F0003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对于企业国际化现象的描摹,国际化进程的表述,国际化行为的解释,以及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归纳等方面均存在颇多不同的视角和差异。企业国际化理论着重关注两个议题:一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诱因;二是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既有文献所涉主要理论及观点提供一初步检视,同时,也对后续研究的展开方向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2.
罗卫军 《时代经贸》2006,4(10):75-76,78
当今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压力,服务产业的增长,以及信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经济的性质,并引起众多企业经营经济业务的方式发生显著的改变。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样催生和加速了新的成本管理模式的诞生,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如何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和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之间进行取舍和过渡,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我国企业如何建立和运作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在全面分析全面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画三种成本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应该以作业成本核算与全面成本管理融合的成本管理新模式,从新的角度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3.
王琛  阎海燕 《特区经济》2006,210(7):230-231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市场国际化、业务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国际化战略探索,人才国际化的需求和呼声也变得日益迫切和高涨。本文在明确国际化对人才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国际化的人才管理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4.
冯丽霞  万磊 《特区经济》2006,(5):133-134
本文从制度变迁、金融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分析和归纳了美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经验,针对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集团的现实情况,从制度变迁、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5.
用“收益费用中心观”和“资产负债中心观”相结合的“二元接近法”反映财务状况和损益,使会计信息更有使用价值、更符合会计目的;同时,“二元接近法”下离不开现时价值会计,它与企业价值有联系。  相似文献   
156.
转型期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转型期我国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分析,一是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二是下层市场组织与上层市场组织,三是正式经济与非正式经济,四是经济运行中的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费用,并且对每个层次我国市场化进程发展中的问题及根源进行了制度经济学的剖析,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7.
The dynamic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on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 abundance of IT innovations are constantly struggling for market acceptance. Various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ai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behind the adoption of IT innovations, but most of them implicitly assume that the factors explaining adoption decisions do not change over time. This study challenges that assumption and adds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doption. Our general proposition is that the driving factors in adopting innovations will change as the diffusion of the innovation in the market progresses. A large-scale empir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medium-sized companies in a variety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ndustries concerning the adop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oftware. The findings strongly indicate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late adoption of ERP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factors explaining early adoption. At early stages of the diffusion process adoption tends to be especially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strategic drives and attitudes of the firm together with external forces like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supplier activities. Later on, the mix of adoption stimulating factors seems to be focusing more on implementation issues such as the scal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number of seats and the yearly available budget. The study leads to both new methodological insights and substantive conclusions that also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8.
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运用HSE管理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HSE管理模式将健康,安全,环境三者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HSE管理认为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人是创造财富的原动力,是企业的最大财产,HSE管理体系强调的是“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59.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critical gaps in th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in sub-Saharan Africa,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oor performanceof productive investment by private agents. It first analyses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systems, encompassing both formal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policy environment, and key features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tructure. It then identifies those gaps in financial servicesthat have been particularly detrimental to private investment,enterprise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Finally, the paper considerspolicy implications drawn from East Asian experiences with respectto financial policie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marketintegration measures for financ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0.
财务动态治理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财务治理理论侧重于财务治理结构和权利分布状态等静态范畴的研究,而忽略了财务动态治理的专门研究.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企业公平和效率的并行与平衡.财务动态治理是对传统财务治理的继承和超越,它是剩余公司治理的集中领域和公司动态治理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溯源于企业产权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以不完全合同中的完备部分和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划分为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剩余财权配置是财务动态治理的核心,财务动态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动态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