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65篇
  免费   2273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财政金融   5758篇
工业经济   2839篇
计划管理   13500篇
经济学   11447篇
综合类   12555篇
运输经济   404篇
旅游经济   1204篇
贸易经济   8874篇
农业经济   4534篇
经济概况   83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709篇
  2022年   922篇
  2021年   1311篇
  2020年   1753篇
  2019年   1178篇
  2018年   1088篇
  2017年   1248篇
  2016年   1326篇
  2015年   1624篇
  2014年   3727篇
  2013年   4498篇
  2012年   5216篇
  2011年   6695篇
  2010年   4958篇
  2009年   4498篇
  2008年   5161篇
  2007年   4931篇
  2006年   4769篇
  2005年   3583篇
  2004年   2546篇
  2003年   2052篇
  2002年   1314篇
  2001年   1170篇
  2000年   769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5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39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41.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942.
资金供求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格局及其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资金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而言,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赖以形成的基础。资金运行除了具有货币运行的效应外,还通过生产过程对价值增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的核心。资金供求和商品供求密切相关,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将使另一方的均衡变得十分困难,但资金供求均衡是商品供求均衡的先决条件。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43.
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几年来,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本文以“一价定律”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从涉外经济政策层面探讨了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44.
论区域营销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区域营销实质上是一个战略市场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区域财富的增长过程。文章从区域营销系统的主客体和营销的目的出发,认为区域营销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主体子系统、目标市场及其决策过程、产品子系统、战略管理子系统。并认为营销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是一个产品和价值交换过程,而区域营销系统网络是实现区域产品和价值交换的平台。同时还认为区域形象是区域营销的产品包装。  相似文献   
945.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变动特点,并对未来三十年我国及省际人口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论述了我国未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94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营销渠道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经济与管理》2005,19(9):42-44
传统渠道链的内在缺陷和新竞争模式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渠道创新以获得新的利润和竞争力。本文在借鉴供应链管理优势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成员关系和管理模式创新三方面入手,提出渠道构建的逆向模式,以实现渠道的系统优化及各成员的长远利益最大,并使得市场的覆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47.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del of democratic government as a compound of independent elective and non elective centers of power that compete in fostering the demands of voters and of interest groups. The analysis describes how interests of voters and of pressure groups are represented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 compound democracy is more responsive to voters' or to interest groups' demands. These conditions are shown to depend on the center of power's relative opportunity costs at serving a plurality of interests and on the severeness of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between voters and interest groups.  相似文献   
948.
夏华 《现代财经》2007,27(5):7-10
中美的基尼系数如实地反映了两国的收入差距。中美两国民众对收入差距反应有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两国的收入分配形状、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非法收入的社会影响不同。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缩小我国收入差距,就必须在农村实行规模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加大打击非法收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949.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经济地理》2007,27(2):302-305,290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50.
基于中国本土化理论——复合基础观,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为例,结合后发企业追赶需要考虑的重要情境即机会窗口,分析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如何合理、灵活地采取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并利用机会窗口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从初始追赶到超越追赶再到行业前沿的追赶历程。研究发现,同一行业内不同机会窗口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某一机会窗口的出现也会触发其它机会窗口出现,进而引致整个行业机会窗口涌现;基于复合基础观视角,后发企业追赶路径的演变过程为:最初以技术模仿式创新为导向实现边缘赶超,继而以市场把握和扩张为导向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然后以全面协同创新为导向实现系统竞争力提升;后发企业通过实施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的开启,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追赶;与追赶路径演变相关联,随着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战略回应机制也相应地呈现为“被动回应—主动回应—引领拓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