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300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针对多式联运数据交换中存在的数据中心化、作业协同效率不高等问题,对铁水联运、公铁联运过程中数据交换需求进行分析,阐述多式联运和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信任机制、安全机制和合约机制等方面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包括基础层、区块链核心层、应用服务层、应用接口和业务层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基于联盟链的网络架构方式,模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铁水联运运单流转过程,以实现共享数据的去中心化,提高多式联运作业的协同性和安全可靠性,促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2.
将库存理论运用到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能够有效实现运输服务组织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库存成本在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中的加载,在考虑周期非完整情况下的库存成本的同时,将铁路运输和库存成本纳入同一目标函数,在装卸车地库存能力约束下,构建基于库存理论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模型,确定成本最小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方案。以赤峰地区至山东省煤炭运输网络为例,设计方案有效降低了成本,有助于吸引客户选择铁路运输,以及辅助铁路运营单位研究调整始发直达运输产品方案。  相似文献   
73.
贾磊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2):110-117,130
合理确定兰州铁路枢纽布局有助于完善西北地区铁路网络,促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提升欧亚大陆桥互联互通能力,发挥兰州地区的桥头堡作用。阐述兰州铁路枢纽现状,指出枢纽内客运站分工及货运设施功能存在问题,提出枢纽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兰州铁路枢纽总图方案,包括干支线、疏解线及联络线工程方案与总图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将形成衔接11条铁路干线,南客北货的大型环状枢纽格局,更好地支撑西北地区核心路网运输。  相似文献   
74.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列车一般采用固定编组形式,动车组运用效率较低,而未来可变编组列车投入使用后,运营组织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需要优化列车开行计划以充分发挥可变编组列车的优势。研究可变编组列车在各技术区段的编组内容和组合拆解计划,以动车组开行成本最小和组合拆解作业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构建可变编组列车开行计划优化模型,设计分支定界算法求解。以京沪高速铁路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同等条件下固定编组模式,优化的可变编组列车开行计划可以提高列车客座利用率。  相似文献   
75.
无备选站址条件下的客运站自动选址是线站协同优化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局限于车站选址的代价最小化,同时考虑连接车站间区间线路的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复杂山区铁路客运站自动选址模型,首先,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基于线站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实现单个车站选址,确定站心位置及站坪方向;其次,以公路线形优化模型的改进算法完成站—站间自动选线设计;最后,将车站选址代价与区间线路代价紧密结合起来,计算综合代价,实现站址方案的优选。以山区铁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生成山区铁路车站方案集,并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76.
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及列车进路的冲突是调度调整的重点,为了提高调整效率和效果,在将问题抽象为时空网络上多商品流的基础上,考虑技术作业要求、作业间隔时间、线路和进路运用规则等约束条件,以列车总晚点时间小、旅客便捷性好为目标,构建集到发线、咽喉进路和到发时刻为一体的车站作业调度调整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调度调整的强实时性,设计基于列生成的求解算法,并以长春西站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77.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厘清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与途径,在深入剖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与特点,探讨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体系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关系,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点进行探究,并从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基础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专业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应用理论3个层面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和水平测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是深化铁路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分析国铁企业市场化经营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总体思路,即理顺国铁企业与政府部门、国铁企业与市场、国铁集团与所属企业3个方面的关系,从进一步落实国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铁路客货运价市场化改革、着力提升国铁资本运作能力、推进国铁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国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重点任务,为深化铁路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线路条件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机制,在阐述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线路附加阻力和因线路条件导致的限速运行是线路条件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2个方面,通过探讨线路附加阻力对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推导出限速运行下的列车追踪过程与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不同线路附加阻力与限速运行下的各类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检算结果,得到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规律,为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以及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是以运输需求和内部供给为导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行包运量现状和发展的正确把握.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解释并预测行包专列开行后铁路行包运量的增长趋势.实例分析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简洁、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相关铁路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