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1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41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三大经济区之一。该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并从优化空间布局,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科技兴农和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采用SPSS软件,对利民水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各不相同,粪大肠菌群和总磷所占份额最大,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7.03%;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对水体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库区水质总体上基本无污染,其饮用水取水口(出水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弄阳水库的除险加固,能有效解决水库坝体、坝基、溢洪道的渗漏问题,解除了水库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当地农民生产用水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进行项目风险识别。深入研究了施工项目风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建议用施工进度风险、质量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来进行分类,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流程图法、初始风险清单法进行风险识别。以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二期)施工项目为例,研究施工项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报告。  相似文献   
95.
三峡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书良 《经济地理》2002,22(3):301-305
三峡库区湖岸带是水生生态经济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换地带,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脆弱带。对库区湖岸带的经济开发,必须根据库区湖岸带的自然地理条件,加强湖岸带的生态稳定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库区 岸带的保护,就是对库区湖岸环境的保护和对库区水体的保护,也是对整个库区生态的保护,在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中,湖岸带保护应该十分重视,本文在分析三峡加区湖岸带经济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库区经济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以水域范围为界限、涉及多个管理主体、承担功能多样化等;绿色发展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峡库区既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库淹没区,也是长江上游重点生态保护区,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矛盾、生态脆弱与贫困落后的矛盾、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整治、移民可持续性生计等一系列难题。三峡库区绿色发展,需要加快对水域资源产权的确权,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实施精准扶贫制度,实现精准脱贫致富;构建地区和部门协同发展机制;并对接国家战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7.
长江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世界著名峡谷旅游观光胜地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现状,不合理利用对三峡主要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新三峡"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和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其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作用较小,应走异地城市化和本地城市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减少总量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但由于地形限制,城市可用地很少,制约了本地城镇大规模的扩张。因此,现阶段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异地城镇化,其方式是发展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更加科学地分析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机制、整体情况以及时空关系,支撑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战略实施,文章立足于县域尺度,使用三峡库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探寻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异格局与驱动机制。[结果](1)土地利用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且驱动机制逐渐由"生计—经济"主导驱动型转变为"多元协同"驱动型;(2)库尾重庆主城区附近及库首宜昌市区周围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用地驱动型。位于渝东北和湖北巴东、秭归、兴山的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弱,体现为林草地和水体驱动型。而其他地区情况相对复杂,表现为多种类型驱动并存。[结论]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过程中,库区应结合不同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的作用强度开展国土资源的空间重构与优化,对重庆主城区及宜昌市区附近区(县),应当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广大库中地区则应在生态保护前提上寻求土地资源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00.
马岭地区南部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大,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基于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的研究基础,通过测试分析资料统计结果,分析该区长8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长8油藏分布与长7烃源岩发育的厚度有关,储油砂体主体带清晰,油气聚集受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的控制,小范围内也可能受构造控制,其次还与孔隙结构和润湿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