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89篇
工业经济   157篇
计划管理   417篇
经济学   707篇
综合类   231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205篇
农业经济   1833篇
经济概况   37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71.
To improve the economies of scale in forest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fragmentation of forestland,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a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supplementary reform since 2008. This has included a series of policies for motivating transfer of forestlands use rights among households in the country’s Southern Collective Forest Area (SCFA). However, to date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large-scale forest owners can earn more profits from timber harvests than small-scale forest owners in the SCFA.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household surveys in the three of the SCFA’s provinces in 20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turn to scale of forestland ownership for timber harvests in this region, and how the scale of forestland ownership affects households’ profits from timber harvests. The results show a 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in timber harvests in the case provinces in China’s SCFA, that forestland area make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output of timber harvests, and that fragmentation of forestland results in lower profits from timber harvests. It appears that a moderate scale of forestland ownership should be identified for increasing the profits from timber harvests.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throughout China, an increase in off-farm employment among rural household members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imber harvests in the region. We argue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couraging the forestland transfers and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estlands in the next stage of forest tenure rights reform in China’s SCFA.  相似文献   
72.
基于黑龙江省林业局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修正的Faustmann模型和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的碳汇价值及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负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碳汇价格和木材价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初始价值正向影响项目的最终价值;黑龙江省黑河造林林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实施激励措施和制定林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73.
Motivated by the rising consensus that corporate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 actions holds the key for society's transition into environmentally resilient economy, the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 firm's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 and its carbon risk exposure shape the firm's debt financing policy. Based on insights drawn from signal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agency theories, we develop models that link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and a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with its debt financing decisions. Using data drawn from S&P 500 companies, for years 2015 to 2019, we find a robust evidence that firms that engage in higher levels of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issu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debt with longer terms to maturity,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ir carbon risk exposure. However, we do not find a robust evidence corroborat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and their debt financing policy.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arguments that high-commitment firms enjoy positive reputation, better credit rating, and reduced agenc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sts, allowing them to gain easier access to long-term debt markets.  相似文献   
74.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价值。论文以云南省森林资源为例,采用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假设开发法为主要评估方法,结合森林资源所反映的社会效益价值增长特征,运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的两阶段现金流折现模型,通过构建模型体系,分别从直接社会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两个维度对云南省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价值进行评估。其中,直接社会效益包括就业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间接社会效益包括科教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权重得出直接和间接社会效益模型,以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森林生态总体社会效益价值模型并计算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同时,将各部分价值结果分别与云南省第三产业GDP、人均GDP及云南省GDP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云南省森林社会效益价值现有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今后的森林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5.
从碳排放交易所涉及重点排放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借鉴相关的研究与规范,就碳排放配额的会计确认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企业碳排放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碳排放交易的会计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6.
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之一,能否发挥生态优势保护森林资源是检验其政策绩效的重要标准。在分类剖析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1个县林下经济发展经验证据,构建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提高森林面积,其中林下养殖与森林景观利用模式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77.
《中国林业经济》2020,(2):51-53,88
发达国家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名提出了有关碳关税的政策,但是结合碳关税的相关政策内容来看,其动机是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以便保证自身高能耗产品在国际的地位。我国身为纸制品出口贸易大国,一旦实行碳关税政策,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碳关税对中国纸制品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生产链上下游企业选择合适的合作机制对低碳产品定价及碳减排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三种不同合作机制下的低碳产品定价及碳减排问题:第一种合作机制即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当两条生产链都选择这种合作机制时,能带来较高的碳减排率和较低的零售价格,这对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环境都是有利的。第二种合作机制即两条生产链的制造商之间、零售商之间分别合作,这会带来较低的碳减排率和较高的零售价格,对两个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和消费者不利。分析前两种合作机制的利与弊提出第三种合作机制,即零售商和制造商共享利润下的有利于碳减排的策略。最后,结合案例讨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零售商收入共享比在一定范围内时,第三种合作机制可以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更高的利润。由此为企业选择最佳的合作机制及合理的碳减排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
尚迪 《价值工程》2015,(2):27-28
飞灰含碳量对火电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通过对电厂锅炉燃烧方式的运行调整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经济性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0.
市场结构和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机制是解释产业发展的重要前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新疆林木种苗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林木种苗产业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相当数量企业生产能力效率较低;市场种苗产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市场绩效低下。基于结论,提出从优化市场结构,调整市场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进而提高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