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96篇
经济学   164篇
综合类   12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55篇
经济概况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以WPI为基本框架,结合南方农村社区水资源系统的特点,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利用能力、使用效率和环境状况五方面选择24个指标,建立一套南方农村社区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级打分法量化数据,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并对湖南澧县梅家港村水贫困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梅家港村的WPI指数值为46.567,呈现一定程度的水贫困现象.其水贫困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状况堪忧以及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方面.该项研究说明,我国南方自然水资源条件优越的农村地区同样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22.
专业村类型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专业村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专业村类型形成机理和主导因素分析框架,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专业村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工与专业化、邻里效应与距离衰减理论是专业村形成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文化与习俗以及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四个典型专业村为案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能人决定一个村庄能否成为专业村,而不同地理因素对专业村类型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基本支持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各地应充分发挥村内外能人的作用,根据其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专业村.  相似文献   
123.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罗永常 《旅游学刊》2006,21(10):45-48
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社区旅游利益的保障是社区有效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4.
大学生村官在推动专业知识在农村中的运用、推进乡村民主法制和党建的进程、提升村级文书的质量、改变部分村民对教育和文化的看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定位不准等问题.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达到“愿意来、于得好、留得住、有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5.
研究目的:比较在宅基地置换和村庄归并两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下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的异同,为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政策提供支持。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农户调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置换模式下,年龄、人口数、房屋建筑年代、喜好房屋类型、政策认知状况以及对生活成本的接受程度是显著影响农户整治意愿的因素;村庄归并模式下,农业收入占比、宅基地面积、生态环境满意度、补偿方式和对生活成本的接受程度是显著影响农户整治意愿的因素;两类模式下,除对生活成本的接受程度是共同显著影响因素外,其他影响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研究结论: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同农户的居民点整治意愿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新时期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政策应着眼于各区域的客观实际,分区、分类推进,体现出差别化。  相似文献   
126.
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凤峥 《经济问题》2008,342(2):123-12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山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组成.对2005年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7.
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静 《经济问题》2008,(5):91-93
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8.
古村落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进程中,与回归大自然相对应,古村落作为城市的同质异类互补对象,受到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的青睐。古村落旅游及其研究在国内外不断兴起,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文献在古村落资源特点和价值及其旅游开发、旅游流和客源市场、资源保护、旅游影响、景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是掌握发展古村落旅游的基础并识别应有的前线所在。  相似文献   
129.
新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能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农业院校在新农民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离农的倾向,农业院校离农村渐行渐速,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有脱离“三农”的倾向。这些都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0.
乡镇企业发展中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虽然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但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具有大量社会资本,这构成其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乡镇企业的社会资本开始下降、贬值,既有社会关系的负功能也日益凸现,其发展速度快速回落。社会资本在传递信息、构建信任等方面不可替代,乡镇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重建社会关系,再造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