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6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2489篇
工业经济   632篇
计划管理   2478篇
经济学   2314篇
综合类   898篇
运输经济   108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2456篇
农业经济   634篇
经济概况   22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篇
邮电经济   4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769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1161篇
  2010年   1115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48篇
  2007年   1018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952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OFDI企业海外雇佣本地化是"一带一路"合作民心相通的核心内容之一。投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同时面临东道国劳动力素质与技能的"双重短缺",个人职业流动与企业在职培训是解决"双重短缺"的主要途径。文章采用东南亚三国中资企业雇主-雇员匹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职培训有助于东道国员工认知能力的提升,但流动无助于东道国员工认知能力的提升;在职培训对东道国员工的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作用,但流动有助于东道国员工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在职培训对东道国员工认知能力中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较为显著,而流动对东道国员工非认知能力中的外向性、开放性等能力提升作用较为显著;针对工作任务的专用技能培训有助于同时提升东道国员工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本地化雇佣是中国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直接的方式,面对东道国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情况,通过特定指向性的在职培训与适宜的企业内部职业流动,可以为中国OFDI海外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且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学界缺乏洗钱行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路径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章以2005~2015年全球60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引入经济发展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洗钱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资本在洗钱风险高与洗钱吸引力强的国家流动更加频繁,经济发展在洗钱与跨境资本流动的正向效应关系中,中介效应分别为14. 98%和11. 39%。  相似文献   
43.
44.
根据 2000~2016 年中国大陆 31个省的面板数据, 本文探讨了自主研发、 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示: (1) 自主研发与技术溢出是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省技术创新存在差距, 且从长期变化趋势看差距呈扩大趋势; (2) 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R&D 吸收能力、FDI 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人力资本高度相关, 且自主研发相比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 (3)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 即当人力资本处于充足或稀缺阶段时,FDI 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往往更明显;R&D 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 即人力资本越多,R&D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显著。 因此应提高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并减少地区差异, 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向前展。  相似文献   
45.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 新创高技术企业显然无法利用自身禀赋创造出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 新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为其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知识流动是在企业间知识的获取和溢出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从组织关系视角出发, 整合了企业之间的空间、知识基础、制度差距等因素, 确定了组织关系的3个维度, 分析了空间距离、组织距离和技术距离3个方面对知识流动的影响机理, 为组织关系在正反两个方向影响新创高技术企业间知识流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本外币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但对外债权仍是“分币种、分业务”的管理模式。随着跨境资金流动的日益复杂,我国对外债权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但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管理成效。文章借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办法,开展对外债权宏观审慎管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47.
48.
49.
熊焰  孙红军  周钟 《财会月刊》2020,(10):118-127
基于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定量并模拟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嵌入本土和海外创新网络的协同演进动态能力,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创新绩效取决于其创新动态能力与全球创新网络嵌入动态能力,两者的协同演进路径为,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本土创新网络嵌入→海外创新网络嵌入→海外知识内化→创新绩效→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随着跨国公司创新嵌入的深入,其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本土创新和海外创新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创新绩效提升均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嵌入战略、本土国家的制度和东道国的制度对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都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0.
乡村振兴战略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日趋频繁。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其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共存的经济背景下,分析要素国际流动的环境效果,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特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劳动流入加剧污染,反之改善环境;在战略全面实施阶段,资本流入改善环境,反之恶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