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38篇
经济学   62篇
综合类   12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8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王宇轩 《魅力中国》2013,(23):226-226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的,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建树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探究,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72.
万莉 《魅力中国》2013,(23):139-139,164
在全面开展新课改教学的同时,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3.
米保生 《发展》2011,(6):145-145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结构要优化、更新和充实调整,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马涛 《魅力中国》2012,(29):159-159
课堂有效性一直被一线教师反复研究。学习效果的高低高效,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成败。 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宰着课堂的内容进度,传统课堂的现状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回答问题仅限于少数精英,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76.
李明振 《魅力中国》2013,(13):161-161
地球是立体的,课本却是平面的,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认识中,感受无限的空间,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平面为立体,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着眼点,以下是我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创建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都要高于学生,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我们也绝不能一味地强调孩子们的感受与体验,而没有老师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发表见解、一起争论、一起得出结论、一起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77.
任生贵 《发展》2010,(5):135-135
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创新,是摆在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人就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几点教法。  相似文献   
78.
教师备课结构中应具备的七大要素.即:备现实;备学生;备教材;备资料;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作者认为,教师只有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备课流程,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教学方案更趋科学合理,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9.
杨蕾 《魅力中国》2010,(8X):51-51
<正>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对历史课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相似文献   
80.
刘秋菊 《理论观察》2010,(3):119-1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在探索新课改、践行新理念的实践中,要勇于突破传统的备课模式,转变思想,不断创新,使备课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