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73篇
经济学   32篇
综合类   4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前大学实验室在一系列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尤其在实验管理及其档案建立中。而磁卡功能及其数字档案的建立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迈上一个载新台阶,既轻松又完整。特别是实验档案的建立与查阅,更为档案的使用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途径。这为今后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一个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92.
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彤 《价值工程》2011,30(24):284-284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设备的维护质量是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维护的实际情况,探讨实验室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保证了高校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3.
李绍静  王承明 《价值工程》2012,31(35):241-243
单片机的教学与应用需要软硬件知识的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然而在目前单片机的教学实验中,设备的更新及损坏导致单片机实验室建立与维护成本较高,实验设备不足导致实验过程多是进行验证性的实验,很难开展创新实验。因此,本文以高校单片机课程的实验教学为背景,采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与Keil整合构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为解决目前传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
霍连利 《价值工程》2014,33(33):270-271
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EDA技术构建电子实验室的方法,其次根据EDA的特点提出教学分层理念,最后给出了EDA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
为使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环境得到切实重视与改善,更好地顺应当前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在深入剖析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96.
97.
煤炭生产企业煤质化验工作中,化验室经常出现的问题导致数据不准,应科学的纠正这些问题,不断提高煤质化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8.
压力变送器检定标准实验室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和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通过研究分析HX6100多功能压力检定系统检定原理及性能和实验室压力变送器检定应用实验研究.推荐适合于压力变送器检定的HX6100多功能压力检定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压力变送器栓定中的稳定性、重复性、不确定度等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研究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在压力变送器检定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变送器的检定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99.
王欣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84-286
伴随着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的全面铺开,各高校已逐步将实验室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内容。高校实验室除作为一般实验室应有的基本演练与动手操作功能,同时还是高校科研、教学的重要阵地。在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意义上,要发挥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优势,使高校实验室能够成为实践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需要有人员、仪器设备、环境的建设和配备,同时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作为考核实验室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0.
Vissers  Geert  Heyne  Gerton  Peters  Vincent  Guerts  Jac 《Quality and Quantity》2001,35(2):129-145
The validity of artificial situations is often questioned, and particularly so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fer of findings to the real world. Such questions, or doubts, may stem from a rigid distinction between real and artificial situations or from too strict a notion of represent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rgue that `the real world' does not provide unambiguous criteria for representation and that, moreover, man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games do not have to represent `the real world' in any direct way. Both issues are usually treated under the heading of external validity, which means compliance to conventions that dominated thinking about validity over decades. These conventions need to be reconsidered. Quality standards for research must not be rigid, nor should be applied in a way that ign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particular research project. Fixed notions about validity may prevent a researcher from adapting validation procedures to the circumstances at hand. The article takes issue with a conception of external validity as surface resemblance between artificial and real situations, advocates an active, non-routine approach to validity questions, and encourages individual researchers to develop a line of reasoning on these questions instead of adhering to standards that may not suit their particula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