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价值工程 优选承包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价值工程的有关原理建立了招标评价的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3.
科学合理确定水价是当前我国城镇水价改革的关键。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陕西省水价调整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用水需求,抑制中高收入家庭超量需求的阶梯水价定价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在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晓君 《现代食品》2024,(14):160-162
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样品中的大量菌种检测出来,在我国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菌种的检测,以期为未来PCR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回用是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工业企业在选择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在选择生产用水的决策过程分析发现,再生水回用并非目前状况下的最优选择。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灰色预测理论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测是房地产投资决策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在分析GM(1,1)模型和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两种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房地产价格和开发量进行预测,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旨在提高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的工程监理问题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博弈分析认为,由于项目业主有自己的代理人履行管理职能,且代理人的权力远远大于监理人,因而主动与施工单位合谋寻租的非监理人而是业主代理人;由于2002年版质量验收规范为质量管理的现实操作提供了巨大的弹性空间,同时监理人的经济利益受制于业主代理人,最终监理人的被动合谋使得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代理人的有限度违规成为博弈均衡点。因而工程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并非监理人与承包商的合谋寻租,而现有针对监理的惩戒性制度和严格繁琐的签字手续也存在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资源化特许经营项目的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君 《水利经济》2006,24(3):52-53
通过对污水资源化特许经营项目特征的描述,揭示了此类项目政府监管的重要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阐明了政府授权前监管和授权后监管的信息披露机制;对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的配套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七十年代末以前,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较低,工程筹措资金的计算不需要考虑物价上涨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物价上涨幅度加大,往往在一个项目确定实施后,由于筹措资金的计算未能反映实际,造成投资出现缺口,使建设单位陷入困境;也可能有些具备条件的建设项目,由于筹措资金计算不正确而被否决,失去了投资机会。因此,如何在工  相似文献   
10.
产业升级再解构:由三个角度观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升级是一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维层次出发,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视角来系统地梳理产业升级内涵及其运作机理,以勾画出一个新的研究轮廓与框架,为我国产业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完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弥补中观层面(包括产业内部层面、行业层面)产业升级的研究缺陷,并加强产业升级速度与水平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