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9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财政金融   928篇
工业经济   615篇
计划管理   3302篇
经济学   1986篇
综合类   1142篇
运输经济   142篇
旅游经济   213篇
贸易经济   1136篇
农业经济   400篇
经济概况   9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950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STRACT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capital 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shared two important commonalities since the 1990s. Published works (whether they focus on the external situation or stress the domestic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flows) tend to assume a beneficial effect of capital inflows, which leads to an improvement of peripheral institutions, whose deficiencies are ostensibly the main cause of economic turmoil and/or failure in attracting capital flows, in continuity with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doing so, mainstream economists deliberately overlook the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persisting hegemony of dollar. Raul Prebisch’s pioneering work on business cycles in Latin America provide an alternative view, one capable of amending the existing mainstream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Prebisch stressed the destabilizing role of capital inflows on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particularly short-term speculative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Prebisch designed a set of counter cyclical monetary policies in order to contrast capital volatility, particularly during downturns. An analysis of stylized facts shows that, when correctly updated, Prebisch’s theory has remarkable explanatory potential when applied to Latin America’s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内在挑战。对于机械作业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而言,在缓解劳动力约束瓶颈的同时,更应通过精细化的果园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外部约束下,农户通常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果品质量关键环节的精细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在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决策机制,以及在不同农产品质量识别程度中,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影响的异质性,并基于全国18个省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目标,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BIM技术依托虚拟建模技术,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数字化建造管理。实践证明,将BIM技术融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有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质量。论文立足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剖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热电联产企业的特征入手,通过对精益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总结出热电联产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总结出精益成本管理在热电联产企业实际应用中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筑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盈利空间,在项目运行期间于造价管理工作中引入集成管理理论,采用全过程造价咨询管控方式,提升项目成本管控能力。论文考虑到造价管理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着重介绍集成管理理论在全过程造价咨询领域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姜胜贤  文天凤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64-168
近年来,大量企业基于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弯道超车。选取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关键词的词频来描述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检验延长时间窗口发现,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后的一段时间内,数字化转型仍然降低了融资成本;根据异质性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产生的效果更好,且东部地区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促进公司绩效提升的作用在已有研究和监管政策制定上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险资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估值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效应,相应机制研究表明险资持股通过显著影响两类代理成本的渠道发挥治理作用。在适度持股比例以下,险资增持能够降低被投资公司管理费用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并提高资产周转率,从而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持股超过一定比例反而造成两类代理成本上升。险资持股比例变化对保险机构调研次数的影响则从公司治理参与角度印证了以上结论。对倒U型曲线效应的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深化对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绩效的多重效应和机制的认识,同时为在金融机构层面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工具实际操作偏离最初设计将会降低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针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逆周期性调控目标,本文关注财政分权深化和政府债务增发的逆周期性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总体呈现顺周期特征。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地方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地方政府债务增发使地方财政政策呈现逆周期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及其收入面、支出面均呈现顺周期性,由“顺”转“逆”的债务平衡点分别为0137,0113,0209。当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都在债务平衡点之下。驱动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内在因素是官员晋升激励。晋升激励的程度越高,地方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就越大。但外部市场融资环境的波动削弱了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本文的政策主张是,不宜过度财政分权,应该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促使地方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rural life and how agrarian everyday life change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radical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that, across the world, have accompanied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ir transition from economies of subsistence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n some areas, from there to providers of service to the tourism‐oriented leisure economy. In the last century in the Alt Urgell District (Spanish Pyrenees), many communities went from a production model based on subsistence farming and livestock breeding first to a specialization in milk production and later to tourism.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ilk production, the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ale of their operations, and the monetization of life transformed the identity and structure of these communities. The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of many of these farms to accommodate the leisure industry changed the shape of these households again. This paper reflects on how science, governance, commodification, and technology played a rol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mountain areas, their people, and their everyday life.  相似文献   
10.
We study the welfare costs of business cycles in a search and matching model with financial frictions. The model replicates the volatility on labor and financial markets. Business cycle costs are sizable. Inde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abor market and financial frictions magnify the impact of shocks via (i) a credit multiplier effect and (ii) an endogenous wage rigidity inherent to financial frictions. In addition, in a nonlinear framework, large welfare costs of fluctuations are explained by the high average unemployment and the low job finding rat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deterministic steady‐state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