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资源丰裕度与资源依赖度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利用2003-2010年的省际数据对"资源诅咒"进行再次检验。通过对直接效应、传导机制以及总体效应的分析,研究发现:资源丰裕并不等同资源依赖,以资源丰裕对经济产生"诅咒效应"的命题并不成立,真正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只有资源依赖;资源地区应该充分发挥禀赋优势发展经济,同时注重资源依赖陷阱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参照依赖、公平感知与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自我参照和他人参照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心理参照点,相比于期望和亲戚、朋友的农地转出状况,自身实际转出状况越好,农地转出满意度越高;他人参照中,与朋友农地转出状况参照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大。(2)公平感知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在参照依赖对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农地转出主导方(政府或村集体)在农地转出前要与农户充分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农户各方面合理诉求和心理预期;要保持农地转出实践中相关政策空间上的平衡与统一;加强农地转出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给与农户更多的人文关怀等提升农户公平感知度;发挥好参照依赖和公平感知的叠加效应;除此之外,也要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农地转出租金管理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地转出效益相关政策宣传等;共同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02—2015年期间发表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相关研究主题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厘清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知识图谱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果:植被碳和土壤碳的测算、土壤碳排放、森林采伐碳排放、交互作用引致碳排放和生物燃料等成为国外相关研究主要知识群组,不同知识群组之间呈现交叉影响的演化;研究主题集聚成4条核心路径: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排放,气候变化模型与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森林采伐与森林退化(REDD)碳排放,生物燃料生命周期模型;REDD和生物燃料利弊成为国外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研究结论: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已完成了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的架构,表现出学科交叉性强,研究基础理论丰富,研究主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层层递进的演化关系特点。  相似文献   
4.
约束性考核促进了官员的减排激励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7-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倍差模型,分析了约束性考核政策是否纠正了以往环境激励不足带来的短视行为。实证分析发现:约束性考核不仅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环境激励缺失造成的短视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晋升压力下政治官员的"策略性"选择行为,使得强外溢性、非约束性指标沦为当前政策体系的环境牺牲品,从而也为步步紧逼环境压力下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立足于激励角度,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环境污染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与节能减排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徐小钦  袁凯华 《城市问题》2014,(3):12-18,26
为了探讨我国"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系统内部互动机制,通过熵值赋权对中国1986-2011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度量,利用VAR模型及相关检验对我国城市化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城市化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原因的关联作用,但与空间城市化之间却呈现出单向的关联作用;进一步的脉冲分析、方差分解发现,产业推动的经济城市化构成了城市化系统的长期驱动因素,而户籍约束下的人口城市化的作用力度薄弱,政府推动下的空间城市化则呈现无序发展的特征;全面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强化市场机能、约束政府行为,以推动城市化内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研究目标:把握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基于MRIO模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如果考虑中国贸易的二元结构,则制造业服务化悖论并不存在,1995~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占比由33.54%上升至33.74%,上升幅度很小,但国内服务增加值对于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快速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呈现出“以国内服务替代国外服务”的趋势;从不同贸易方式来看,制造业加工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较低但其提升幅度大大超过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分割弱化了国内产业关联、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服务部门增加值系数下降,以及来自于亚太地区出口市场的低端俘获,这些都是抑制一般贸易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利用OECD-ICIO区分加工贸易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进行再测算,并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贸易方式下国内服务化转型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价值: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利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