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四、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繁荣景象,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也越来越规范化,一度竟有压倒人文学科研究的态势,没过几年就确立了自己的话语优势地位,以至于文史哲的学术研究,似乎必得借助国际上最通行的社会科学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才不致落后挨打,使自己边缘化.  相似文献   
2.
官员孝德考     
舒炜 《西部大开发》2011,(11):66-67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5年换届期到,中国又一次迎来了选人用人的大考。"百善孝为先"。孝道曾经被作为传统的道德标准决定官员的晋升。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现实政治语境下,中国各地不断掀起官员的孝道考核浪潮。官员孝道考核能否成为官员德考的标准?如何让官员孝道考核落地?当下,孝顺的官员尽孝方式大多相同,不孝的官员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  相似文献   
3.
共和国六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岁月匆匆,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甲子之庆,而共和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年届而立。时光如水,如何冷静而贯通地理解共和国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乃是我国知识界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 为此,《开放时代》杂志社与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第四届开放时代论坛暨第二届思想史论坛”,对共和国六十年以来在完政、政体、法律、政策、工农业经济、社会结构、社会运动乃至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复杂经历加以回顾、检讨。限于篇幅,现将根据本届论坛录音整理的内容择要刊布。出于编辑需要,发言者的次序已作了调整,发言者即席发言的标题为编者所拟。欲了解本届论坛现场讨论内容全貌,请登陆本刊网站:www.opentimes.cn。本刊将在2008年度延续“共和国六十年”的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4.
甘 阳儒家是一个天下的结构, 一旦出来一个“他者”以后, 怎样维持天下的概念是维持整个 儒学传统的根本性的条件。以后共产主义的发生和毛泽东始终有一个天下性的、把全 球都包括进去的解说。问题是这个理想层面上的考虑和中国当下所处的极为紧迫的政 治现实问题构成了非常大的紧张。邓正来我们已经处于这样一个时代, 即意识形态的视角或意识形态批判本身已无法揭示、解释或回答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问题。二十多年来, 中国学术界的讨论, 一直是以“中国”为名义而实质上不讨论“中国”的, 是在讨论那些源出于西方地方性的被…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应根据县域经济和金融的特点,进一步推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产业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等业务的创新金融产品,以新产品应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6.
我强调,学术有个核心领域,那就是以对命题单位的真假朝廷论证为唯一任务的领域.学术不但要可以交流要合乎逻辑,还要对命题的内容进行真假的判断并给出判断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饭局,是人们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不少人印象中,官员尤好饭局。“十八大”之后,这些饭局明显减少,但不妨碍在饭桌上,依然要讲政治。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来  舒炜 《开放时代》2006,(2):147-158
“元培计划”的历史颇能反映近十年来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处境。它要积极学习美国的教育经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它是在未及充分认识东西方教育理念、未及深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主要问题、未及充分论证本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的情形下开始试验的,元培计划缺少由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周密设计的通识课程体系,而双轨制又给它的实践带来了根本性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10.
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乃国家与民族文化命脉之所系,中华民族历经多次异族入侵劫掠及本土内乱相残而不坠,端赖一般国人对教育之重视。 今国力渐强,政府注资高等教育之力度亦见增进,况大学屡屡扩招,受教之众,前所未有。于此情势,倘教育方针有误,不仅虚掷公帑,并且误人子弟,遗祸未来。 有见于此,本刊邀集国内先进,聚首滨海南沙,以"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为题,抒发高论。是为"首届开放时代论坛"。 以下内容,乃据2004年11月6、7两日会议之录音整理而成,刊布于此,尚望读者诸君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