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4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83篇
财政金融   901篇
工业经济   535篇
计划管理   1805篇
经济学   1632篇
综合类   1090篇
运输经济   93篇
旅游经济   92篇
贸易经济   1004篇
农业经济   617篇
经济概况   10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我国电网逐渐向智能电网迈进,信息技术在电能传输、转换、分配、调度等方面的应用,使电力企业可以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水平。据统计,2011年,我国电力信息化投资达220亿元,2012-2015年,电力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了促进电力企业全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有效控制,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确定了典型方案设计模块,通过定额规则库与典型方案设计相匹配的方法,解决了安装过程中定额第一版遗留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设计选型等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仅继承家族既有隐性知识不足以实现家族企业跨代发展,继承人还需引入并逆向传递异质性隐性知识,从而借助父辈权威打破企业成长边界.利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三个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案例,识别并检验了跨代转型创业视角下家族企业隐性知识的双向流动性及内在传递逻辑,归纳了隐性知识在代际传承过程中的双向传递机制.研究表明,在保证传统的传承人向继承人传递隐性知识的前提下,跨代转型创业还有助于推动隐性知识的逆向传递,从而使继承人的管理思想得以在传承人的帮扶下融入家族企业,进而在两代人隐性知识相互调适和融合的情景下保障家族企业的成功传承和跨代成长.  相似文献   
5.
In this study, an epsilon-based network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assessment mechanisms fo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oreove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wo dimensions of tax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effectiveness are measured. We propose a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in which all economic variables are regard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o address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regression model.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 measures of tax collection efficiency deteriorated, whereas those of financial effectiveness improved. (b) In an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model,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published land value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ax colle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6.
In this article, we account for the first time for long memory, regime switching and the conditional time-varying volatility of volatility (heteroscedasticity) to model and forecast market volatility using the 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 model of realized volatility (HAR-RV) and its extensions. We present several interesting and notable findings. First, existing models exhibit significant nonlinearity and clustering, which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benefit of introducing regime switching and heteroscedasticity. Second, out-of-sampl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bining regime switching and heteroscedasticity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predictive power from a statistical viewpoint. More specifically, our proposed models generally exhibit higher forecasting accuracy. Third, these results are widely consistent across a variety of robustness tests such as different forecasting windows, forecasting models, realized measures, and stock markets.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sheds new light on forecasting future volatility.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设施资源,提升天基信息网络覆盖与传输能力,分别从天基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和逻辑功能架构角度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与以往天基网络的设计不同,该设计更注重各类卫星网络的深度融合应用,为此将网络虚拟化技术引入天基卫星网络。同时,还提出了解决新架构下卫星组网难题的方法,将电磁涡旋、卫星灵活载荷和边缘计算技术设计到天基网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架构能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和减少卫星网络信令开销。  相似文献   
8.
9.
在网络慈善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失范现象凸显:网络慈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导致诈捐事件频发,善款使用透明度缺失,募捐平台存在谋利行为,网络慈善沦为非法活动的工具。其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慈善平台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公开透明机制建设不足、网络慈善平台监管不够、配套法律法规不足等。因此,规范网络慈善需要强化网络慈善信息审核、加强公开透明制度建设、强化对网络慈善平台的治理以及推进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涵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模块共计24项指标的评价体系,选取发展较快的2007—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极差法、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工具,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1)全州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平均值为0. 500 8,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康定市得分最高,石渠县最低,县市之间呈现两级分化。(2) 2007—2014年全州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增幅0. 262 6,年均增速13. 77%,所有县市均处于上升过程,但县市之间增速不一,发展差距逐步扩大。(3)全州发展协调度平均值为0. 390 5,协调度较低,各县市均处于轻度失调或濒临失调水平。(4)发展水平、活力、协调度较高县市均集聚于州东部和南部,尤以东路片区最为典型。[结论]下一阶段需依据各县市实际,立足优势,制定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差异,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